“嗯。”方茴點了點頭。
……
來到零二年一月份,項南推出新書《草樣年華》。
幽默的筆鋒,辛辣的文字,無奈下的詼諧與輕鬆,看似玩世不恭的深沉,讓這本書再度受到書友的力捧。
首版印刷就印了百萬冊,最終銷量則是達到三百萬冊以上。這樣的成績,讓項南成為世紀初最暢銷的新銳作家。
而《草樣年華》賺取的稿費,項南沒有再留給家裡。
因為陳建軍、張曉華都沒有理財的本事。手中握著幾百萬鉅款,就只知道存銀行生利息。
別說自己開家公司,自主創業,就連買基金、買股票,或者買房子、買黃金都不會,生生錯過了很多賺錢的機會。
因此項南便把《草樣年華》的稿費留了下來,自己進行投資。主要還是炒股,另外還有炒樓及字畫。
所謂盛世藏古董,亂世藏黃金。
新世紀初,隨著內地經濟騰飛,百姓手裡的富裕錢多了,也開始注重文化品味和理財投資。
文玩古董剛好兩樣都佔,因此逐步成為熱門。
世紀初,康雍乾的瓷器不過幾萬元。再過幾年,就是幾十萬乃至幾百萬,翻了十數倍乃至數十倍之巨。
項南本來對文玩鑑賞,就有相當高的水平。如今一出手,自然手到擒來,著實收藏了不少精品。
另外,像國內的當代藝術家,如周春芽、曾梵志、方力鈞等的作品,項南也蒐羅了不少。
這些當代作家現在的畫作,基本都是幾萬元一幅,便宜之極。但再過幾年之後,這些畫作的價值都要翻幾十倍乃至上百倍。
好像曾梵志,兩千年一幅畫作才拍出十二萬,到零七年時,年度成交額就已高達三億兩千萬。二零一三年,一幅《最後的晚餐》更是賣出一億八千萬港幣的天價。
可以說,銀行的印鈔機,都趕不上他那杆筆值錢。
因此現在存一些,將來都是巨大的財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