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我覺得光是咱們自己享福還不夠,還應該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這樣子活著才有意義。你說對不對?”項南跟水花商量道。
“額也是這麼想滴。”水花點了點頭,
她是個知道感恩的人,在湧泉村的時候,沒少受鄉親們的幫助。現在他們日子過好了,她也想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那應該咋個辦捏?把錢直接分給大家?”水花又問道。
“不行,那樣只能養懶漢。”項南擺擺手,“不是自己辛苦掙來的錢,花著都不心疼。”
水花點了點頭。
“額的想法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還是應該傳授賺錢的技術,提供賺錢的機會給鄉親們,這樣才能讓他們既學到技術,又賺到錢。”項南說道。
“那該咋個辦?”水花好奇地問道。
“額想得是教鄉親們在戈壁灘種果樹,蘋果、枸杞、葡萄……”項南解釋道,“咱們在南方旅遊,可以看到那些大城市,水果都是很好賣的,價格也比咱們這兒貴得多。尤其是優質水果,根本不愁銷路。
而咱們寕夏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非常適合種水果。所以我認為這是個不錯的點子。”
他想讓金灘村種水果,除了優質水果能賺錢外,更關鍵的一點是,他有謝永強傳授的果木栽培技術。
其中很多技術,放到現在,都是很先進的,相當於半個專家。因此由他來指點村民,還是比較容易滴。
水花一聽,贊同的點了點頭。
她跟項南在南方玩這三個月,開闊了不少眼界,也知道城裡的人都喜歡吃水果,而且水果的價格都還挺高。
像銀川的蘋果幾分錢一斤,賣到滬江、杭洲、蘇洲就得幾毛,價格要翻好幾倍。其中的利潤,想想就小不了。
……
定下栽培果樹,共同致富的目標後,項南開始籌劃去哪找樹苗,又該如何勸說金灘村村民,追隨自己栽果樹。
金灘村的村民個個都窮怕了,這就導致他們不敢冒險,不敢輕易嘗試,不敢做出改變。
劇中,凌教授教大家種雙孢菇。村民們剛開始也是一千個不情願,一萬個不情願。最後看到得寶賣菇賺了錢,才都跟著他一起種菇。
不過,栽菇兩個月就能見回報,種果樹起碼要兩年時間。期間,樹苗、澆水、施肥、修枝……樣樣都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