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老劉家祖墳是冒青煙了。想當年窮得褲子都穿不上,現在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電話、錄音機全齊了。”
“要不說二小本事呢,不僅自己吃了皇糧,連他哥哥都調去城裡,,端上了鐵飯碗。”
鄉親們邊看電視,邊議論紛紛道,話語中透著無盡的羨慕。
……
文工團的那些老團員們,此刻也有很多人在看電視。
見到項南出現在春晚舞臺,不少人都是又驚又喜。
“哎喲,居然是老團長!嘿,你們相信麼,他可是我的老團長。”
“劉峰現在越來越出息了,連春晚都上了。他還是那麼精神啊。”
“誰能想象得到,當年的窮小子,現在居然這麼厲害。”
“丁丁,當年他追求你的時候,你真應該答應他的,那現在風光的就是你了。”
不少人也都頻發感慨道。
……
項南在春晚的一曲高歌,令他一躍成為當紅歌星。
《咱當兵的人》從此響徹軍營,成為又一首戰士之歌。
因為他的名氣實在太高了,總政甚至有考慮把他調去歌舞隊,讓他參加日常的演出活動。
不過在跟項南商量的時候,還是被他給拒絕了。
開玩笑,他只是想成名而已,可不想調入歌舞隊。
要知道調入歌舞隊之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有一半時間要下去演出。平均一年要演兩三百場。
而且身為軍人,還必須聽從調遣,隨叫隨到。再艱苦,再偏僻的地方都要去。實在是很辛苦。
相比起來,留在創作組就要輕鬆多了,天天都能待在家裡享清福。所以他除非腦子有坑,否則,才不會調去歌舞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