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王、劉、趙四大家,再加上長貴、大腳、王大拿……多家勢力雲集於此,整日雞吵鵝鬥、紛爭不斷、家長裡短、狗屁倒灶,理不清,扯不斷,妥妥的一鍋爛粥。
要在象牙山村生活,就不可避免的摻和這些破事兒。而這些瑣事,就把人的精氣神都給耗沒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搬離象牙山村,到城裡去住。
這樣一來,既遠離了謝廣坤,避免了他的打擾;而且也擺脫了象牙山,遠離那些個囉亂。
這就是所謂“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內而亡。”
當然,這樣做得前提,還是要有事業基礎。
……
項南隨即開始幫永強想發財之道。
果園兒,他是絕對不會幹得。
一是他受不了那個累。上山種果樹,天天爬山,對他就是一個考驗。他爬六層樓都還累得呼呼直喘,要他爬幾百米的山路,那可真是要老命了。
二是種果子也不值錢。農作物的附加值很低,大部分賺得也就是個辛苦錢。萬一果子銷路不暢,或者氣候不好歉收,損失可就大了。
哪怕是他後來加盟惠源,做起了果汁生意,也沒大出息。近幾年,惠源自己都不好過,永強的果汁加工廠,怕也是風雨飄搖。
所以果園這個專案,他根本不會考慮。
而對一個剛大學畢業,沒什麼從業經驗,也沒什麼人脈資源,更沒有啟動資金的學生而言,最好的賺錢路子,在項南自己看來,大概也就是寫了。
零五年的時候,網路文學已經興起。
血紅、雲天空、跳舞、唐家三少、蕭潛、蕭鼎、說不得大師、流浪的蛤蟆等等,就是最早的一批大神寫手,而他們的年收入都在百萬以上。
零五年,百萬收入,已經是非常不得了。
謝廣坤攢了一輩子錢,也不過才幾萬而已。皮長山作為村小學校長,工作那麼多年,連幾萬元都沒有。
因此項南考慮就寫了。
一則投資少,有臺電腦,有條網線就能幹;二則見效快,一兩個月就能見效;三則他也有從業經驗,再抄幾部經典,想不紅都挺難的。
因此打定主意之後,項南就開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