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不論什麼原因,他還是做了那“吃人”的魔鬼。
就這樣,唐燚用了短短六年的時間,讓唐國成了大陸上唯一一個可以和晉國抗衡的國家。
但有句話說得好,一山不容二虎。
晉國的皇帝發現了唐國的迅速發展,也意識到了唐國日後對他以及對晉國的威脅。
隨即晉國皇帝又向唐國發動了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場戰爭。
那一場戰爭,雙方死傷無數。
百姓民不聊生,到處都是雙方戰士的屍首。
那段日子唐燚覺得天空一直都是灰濛濛的,河裡的水都是紅色的,他知道那都是雙方士兵和百姓的血。
是他親手將那河裡的水染成紅色的。
但是就這樣,雙方還是沒有分出勝負。
也正是因為這一場戰爭,唐燚嚐到了被人揹叛的滋味。
就在雙方進行著那場大戰最重要的時刻時,作為重要人物之一的王松出賣了唐燚。
那天,唐燚深刻的記著。
那恐怕將是他這輩子到死都不會忘記的。
昔日他信任的人,卻因為一些眼前的利益而出賣了他,出賣了自己的百姓,甚至出賣了自己的國家與信仰。
這是唐燚萬萬沒想到的。
這無疑是對一個統治者最大的諷刺與嘲笑。
就在唐燚覺得自己會死在那場戰爭中時,周元晰的父親周遠哲挺身而出救了自己。
但是周遠哲也在那場戰爭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最後唐燚連帶著周遠哲的那一份擊退了晉國。
雖然周遠哲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唐燚卻變得越來越冷漠,也不再敢輕易相信周圍的人,把自己的所有感情都深深埋在心底。
因為被背叛的感覺簡直是太糟糕了,他這輩子不想再遭受第二次。
這也正是應了那一句話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冷血,善於玩弄人心成了唐燚的代名詞。
那場大戰中晉國和唐國都元氣大傷,這也讓大陸恢復了很長時間的平靜。
而唐燚也趁著不打仗的時間,讓唐國的各方面都更上一層樓。
不過外患暫時沒有了,內憂卻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