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怒罵,讓本就因她之失受傷計程車兵,更是心寒。
也讓本將頂替遠端部隊上戰場的部隊,面色遲疑起來。
“你們在等什麼?!”又是一聲怒喝出聲,讓面色遲疑的後備部隊心底間隙漸起,卻終是領了命令,肅然上陣。
這次周怡學了聰明,記得為這支部隊後方,放置了一支輔助的遠端部隊。
敵方畢竟只是前來試探的前鋒部隊,得到了切實的訊息,也見了她無能昏庸的領兵手段。
自然心滿意足,不會在此時,同她這調集全部大軍的時候作戰。
對比她這邊,在她命令下作戰遲鈍混亂計程車兵,敵方前鋒部隊,顯得格外井然有序。
如一根指哪打哪的木棍,來時配合絕佳,如今撤退配合得利落快速。
一晃眼,便如水般抽離城牆處。
周怡戲演到這,便將要落幕了,為了一齣戲不在這壓大戲演完後爛尾,周怡還是盡力在盡善盡美。
神情怒然又夾雜著一絲緊迫後的放鬆,高喊道:“快!回城!”
在交戰士兵退回城中後,更是直接飛身落下城門處,推開身旁士兵,親手將城門關上。
宛如驚弓之鳥,毫無作戰開始時的傲然神氣。
這般做派,自然惹得一眾作戰士兵不齒,此前眼底對她的尊敬,在此時都轉變成了一脈不屑。
此時,大戲落幕。
演了一整個上午,神情遠比兩輩子加起來還要鮮活的周怡,終於得以輕鬆下來。
面上換上最不費力,面部放鬆的漠然神情,轉眼,目光放在一眾垂首不願同她對視計程車兵身上。
她之所以要演這出大戲,是昨夜晉楚安告知她如何有效調控大軍後,同晉楚安商討出來的。
是兩人幾番論證探討後的唯一可行之法。
既可以用此舉,吸引敵軍全部注意力,讓他進入敵後的計劃可以不出紕漏的完成。
也可以用此舉,讓謹慎僵持的敵方找到可乘之機,不再畏手畏腳,加快戰事程序。
一舉兩得。
周怡從未帶過兵打過仗,會有此般想法,自然不是她,或晉楚安一時靈光乍現想出來的。
這一計,便是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第一計,瞞天過海。
所謂瞞天過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偽裝的手段迷惑、欺騙對方,使對方放鬆戒備,然後突然行動,從而達到取勝的目的。
周怡雖未有熟讀兵法,但也在課文上淺淺瞭解過,這第一計,自然要印象深刻一點。
現時用在此戰上,卻是再合適不過。
對方盟友落敗,兵力稍弱,自然謹慎不敢動手。
要在一月中,快速贏下戰爭,按部就班的推進吞併,可謂是艱難又耗時。
只能另闢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