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時間漫如流水,這即將分別的三日,卻快如烈風。
這三日內只有兩件事,讓周怡稍有上心。
一、春蘭被晉楚安責罰禁足,並下令讓她永不再伺候左右。
二、暮烏託風謠帶訊息給她,天武書院招生日時,他在南城外等她。
事一,代表了晉楚安無論身處何處,王府發生的事,都瞞不過他的眼。
不再放任春蘭,施與的懲罰,對春蘭來說,同死刑無異。但周怡同她的結,絕不會因此輕易消解。
事二,是小少年終於放下了過去,找到了活著的目標,與她許下了約定。
這三日裡,周怡不止沒有出過王府,更是沒有出過鳳徊院。
晉楚安也沒再來尋過她。
只是命人帶來皇室宗親前往天武書院,需要注意的事宜。
天武書院乃東雄國開國君王下令所建,院規宗旨大於皇室威嚴。
院規明言,無論想要進入天武書院的學生,是何身份血脈,包括皇室,皆不可帶人在身邊伺候,需事事親為,以此磨練心性。
這一點,也隔絕了晉楚安想要留人在她身邊的想法。
周怡卻是不在意,她本就習慣一人。
其餘的細規,皆是入了學院之後才需要用到,不多贅述。
周怡只知曉一點,春紅等人領了護衛她到達鳳鄖峰的任務,為此,周怡特地著人帶了口信給晉楚安。
問他是否可以留風謠在此,春紅楊枝陪她去便可。
為的是漸入正軌的孩子們,不會因幾日無人教導,一切忘於腦後。
晉楚安同意了。
時間回到現在,六月初十,巳時。
烏雲遮頂,陰雨綿綿,涼風伴著細雨吹拂到面頰衣衫,明明驅走了連日來酷熱的日頭,卻還是因著心緒,覺著不太痛快。
周怡著灰色騎裝,墨髮高束,手持一柄踏雪冬梅油紙傘,從後院遙遙走到正門。
王府前,百姓迴避。
數萬精兵著戰甲,身姿挺拔面不改色站在細雨中。
而另一邊,三倆飛騎停駐,春紅楊枝站直在外靜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