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澤二話不說,也脫掉鞋子跳了上去,四下打量這個臨時拼湊的擂臺,然後笑著跟石頭說道。
“這就是你中午說的提議?”
“是的。這是我之前那所學校的規矩。
不管有多大的仇怨,都可以到擂臺上解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開口認輸或掉落擂臺為負。”
“有點意思,那我們開始吧。”
話音剛落,芹澤就衝向石頭。
而石頭也不甘示弱,來了個反衝鋒。
兩人瞬間碰撞在一塊,拳來腳往好不精彩。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打架無非就是力量、速度、反應、耐力和意志的比拼。
石頭跟芹澤兩人,力量和速度基本相當,大家都是以快打快,互不相讓。
在反應方面,石頭要比芹澤更勝一籌,因為按照香江的打架風格,不要被人打中是第一要務,所以石頭更善於防守反擊。
但在耐力方面,芹澤卻要比石頭強上不少,和之國的戰鬥特點更傾向於回合制格鬥,你給我一拳、我再還你一腳,看誰先扛不住。
現在石頭跟芹澤的戰鬥場面就是如此,石頭不斷閃避芹澤的重拳,然後予以反擊,但芹澤則是表示你打得不疼,請繼續。
長此以往下去,自然石頭更有利,畢竟芹澤再能扛,血條也不是無限的,總有被清空的時候。
不過芹澤並非一味捱揍,他一直用非關鍵部位硬抗,他在等一個機會,一個一招將石頭幹趴的機會。
不出所料,在激鬥五分鐘後,芹澤除了被揍得鼻青臉腫外,並沒有其他問題。
反而是一直在打人的石頭開始氣喘,其中一個直踹的動作比之前慢了一拍。
芹澤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來,只見他這次沒有硬抗,旋轉身體躲開石頭的直踹後,直接整個人轉到石頭身後,然後突然把石頭攔腰抱起,來個德式拱橋摔。
這是芹澤的一個絕招,以往芹澤成功用出這招,都基本宣告戰鬥勝利。
不過石頭才沒有那麼簡單。
當他被攔腰抱起時,他就猜到芹澤會用什麼招式,所以不帶一絲慌亂地將雙手交叉護住頸部,避免下落時直接被砸到失去意識。
“咚。”
石頭被砸到桌面上,頸部是護住了,但雙手傳來的痛感卻實實在在,單就這一下,剛才自己建立的優勢可以說蕩然無存,雙方基本回到同一起跑線上。
藉助下墜的衝擊力,石頭連續幾個翻滾逃出芹澤的攻擊範圍,然後上身俯低下身半屈地看著對面,準備調整一番再繼續搏鬥,順便回一回氣。
芹澤才沒那麼傻讓石頭回氣,好不容易在戰鬥中首次佔到上風,當然是宜將剩勇追窮寇啦。
芹澤迅速轉過身來,然後又快速彈跳起來,整個人雙腳飛踢,像一支利箭,筆直地射向石頭。
這一招太快了,俯低身子的石頭根本躲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