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五官靈敏,聽到腳步聲,早已起了戒心。豎起長劍背在身後,蹙眉看著蕭鏡清一行人。
青蘿對這在後宮裡還敢舞刀弄劍的人十分的不滿,上前半步斥道,
“何人在此放肆,見到公主還不行禮?”
身後枝葉仍在晃動,明顯是有人匆匆離去。
蕭鏡清打量起眼前的女子。
一身棕紅色勁裝,長髮高高束起挽在頭頂,面板不似尋常閨閣女子那般細膩白皙,微微泛黃,然而眉清目秀,鼻樑高挺,底子卻是極好的。十指修長,關節處盡是老繭,一看就是常年風吹日曬,經年習武所致。
長劍叮然入鞘,女子屈身行禮,行的也是武將之禮。
“末將關良怡,見過景元公主。”
蕭鏡清心中十分欣喜。她一早在卷宗裡看到過,武朝有位鎮邊女將,年紀輕輕,就女承父志,武藝超群,憑藉一己之力,扛下了鎮守西南邊關的重擔。
陛下信任至極,特賜入朝不去兵刃,不卸盔甲之殊榮。
想不到,今日能在此處見到她。
“關將軍請起。這竹林偏僻,關將軍是同誰在這裡講話呢?”
關良怡十分漠然。
“並無旁人,是末將見此處僻靜,一時手癢,便忍不住習練劍法。驚擾公主,請公主治罪。”
雖是雙手抱拳,十分誠懇,然而面色卻波瀾不驚,似乎看定了蕭鏡清不會懲處於她。
蕭鏡清雙手將她扶起,笑著寬慰道,
“關將軍言重了。關將軍為國戍邊,勞苦功高,本公主感謝還來不及呢,怎麼會因為這點小事治將軍的罪呢。”
關良怡將手臂收回,看似不經意的撣了撣袖口。
“既如此,末將告退了。”
正準備起身離開,迎面卻來了一個人。紫衣銀冠,腰束玉帶,卻是全然陌生的面孔。
不過,蕭鏡清從未見過相貌如此精緻的男子。
面如冠玉,目如朗星,用來形容他的五官,竟覺得有些俗氣。
似如清風皓月,又如山泉細雨,溫潤如玉,爽朗沁人。
“今日真是湊巧,竟然能在此處見到鼎鼎大名的關大將軍,真是小可的榮幸。”
蕭鏡清覺得這聲音有些熟悉,卻又不太肯定。
關良怡卻是神色緩和了許多。
“這麼久沒見,油嘴滑舌的本事倒是見長。”
又提醒道,
“還不快見過景元公主。”
那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屈身參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