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妙卻一臉正色,大義凜然道:“這有何不同!下官本該入翰林清貴一生,但下官不想如此,便求了外祖得了這個外放,下官想為百姓多做些事情。”
知府原本想說的話便被哽在喉嚨,按照原本的設想不應該是與他訴苦嗎?
而後你來我往一番,這感情就近了。
心裡想了一通,面上笑道:“哈哈哈哈,賢弟你說得對,咱們地方官就是來做實績的!”
蘇妙低下頭,略靦腆:“大人說的是。”
“那賢弟有沒有時間帶我在青渝縣走一趟?”
“自是可以的。”
好似沒有察覺到知府態度的變化,蘇妙一如既往的帶著他把青渝縣逛了個遍。每每說到怎麼治理青渝縣的時候她便侃侃而談,其餘時候便是憨笑或靦腆。
等到晚上的時候請知府到府上做客。
知府以早點回去為由拒絕了。
蘇妙站在城門口 等到馬車不見蹤影,這才回頭。臉上靦腆的笑容消失不見,眼底隱隱浮現出不耐。
周圍有百姓跟她打招呼,蘇妙笑著應下了。
而另一邊回程的路上知府李章問幕僚:“你覺得這個人,當真就是他表面上的那樣?”
幕僚沉吟一會兒:“若是上面有長輩看著,而他又是這種性格,被派到地方來幹實事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他未免太過滴水不漏了。”
要說他們這次的目的,不過是最近青渝縣的動靜太大,每一個地方官想升官,要麼就靠政績,要麼就靠門路。
李章這次的知府完全是撿漏得來的,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升官。
他想得到政績,那麼就得看蘇妙識不識趣。但是這一遭卻被他四兩撥千斤的擋了回來,還冒出了個安大人,這下子他就不敢朝青渝縣伸手了。
“就是如此,本官如此低聲下氣的稱她賢弟,你可曾聽她喚一聲兄長?”
“大人何不請她幫忙外銷其餘縣的果子?養蠶這事也不止他青渝縣一家能做。”幕僚提議道:“這也不算為難他,他不管怎麼樣都會接下來的。實在不行,您今天這一省賢弟也不是白喚的。”
“你這主意可以。”李章笑起來,略微黃濁的眸子閃著微光,心裡悄然盤算起來。
而蘇妙回到府上,叫來玉禾:“捎上一包果幹帶回賦都安府,待我寫了書信寄回去。”
“唉。”玉禾有些疑惑,又補充道:“大奶奶那邊要不要送些過去?”
“送吧,再做兩套衣裳,我最近沒時間買頭面過去,讓仁叔準備。”蘇妙補充道,細想了一下:“給安家的禮讓仁叔補充,看著送。”
“是。”
把這邊的事情吩咐下去,蘇妙便開始提筆寫信。當初沒有通知安家人離開,現在必須得想個理由圓了。
蟾洲……蘇妙笑了,提筆將信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