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下大致情況後,等莫唁消化了資訊後,他又接著道:“當然,答不答應,還要你自己拿主意。”
莫唁心中有激動還有忐忑,高興在於自己那部作品六月份才在《最文學》上發表,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人看中了要改編。
可忐忑的是,自己的作品改編成電影,大眾能接受嗎?
他有些不自信起來。
不過,無論怎麼說,這對他來說都是件好事。他看向姜玉樓,將功勞都歸在了姜老師身上。
姜玉樓說完,見莫唁沉默不語,張億謀還在那發呆,有些恨鐵不成鋼,連忙給他使眼色。張億謀這才反應過來,清了清嗓子後,滔滔不絕地說起了他對《紅高粱》的拍攝思路。
莫唁是個電影行業的門外漢,但他在學校期間也學過相關的編劇課程,不能說多麼得心應手,卻也能和張億謀聊到點子上。這大大超乎了張億謀的預料,也讓他生出一股惺惺相惜之感。
待兩人交流得忘乎所以,姜玉樓不得不打斷他們之間的交流:“莫唁,怎麼樣?億謀對《紅高粱》的改編想法你還認同嗎?”
“張導的想法很好,我覺得按照他的想法拍攝出來,絕對是一部好電影。”莫唁坦然道。
接著,姜玉樓又看向了張億謀,“億謀,你是怎麼想的?”
“一開始我還怕莫唁老師不認同我的想法,結果交流一番後,我放心了。莫唁老師特別開明,也認同我的想法,我們很聊得來。”
莫唁聽到的張億謀回答,心中也很高興。
這時就聽姜玉樓又說道:“億謀,《紅高粱》的編劇你有合適的人選嗎?”
“沒有,可能會找西影廠的某位編劇吧。”張億謀雖然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問,但還是回答道。
姜玉樓看了眼兩人,接著道:“億謀啊,既然你還沒找到合適的編劇,莫唁又能理解你的思路,我看,就讓莫唁當這個編劇吧!”
張億謀眼前一亮,覺得姜老師說得很有道理。要是換個人當這個編劇,還能有莫唁這個原作者瞭解自己的作品?
於是乎,他期待地看著莫唁,非常希望莫唁答應下來。
莫唁心臟嘭嘭直跳,實在是姜玉樓的這個提議讓他有些心動。
只是……半晌,他有些遲疑地問道:“姜老師,我又沒寫過劇本,這能行嗎?”
姜玉樓哈哈笑道:“我第一次改編自己的小說時也沒有經驗,結果呢?改編的電視劇收視率非常好,電影票房也不錯。你看,這也不是很難嘛。”
其他的張億謀都認同,但不是很難……好吧,你說什麼都有理。
他將那些想法甩出腦海,在一旁勸道:“莫唁老師,姜老師說得對,當初我還是個攝影系學生的時候,姜老師就這麼鼓勵我當導演的,他說別害怕失敗,只要有心,絕對能成功。”
“你看,我現在不也是一名還算不錯的導演了嗎。”
張億謀知道姜老師願意提攜年輕人,他又是其中的受益者,自然要幫姜老師站臺的。
莫唁心裡一動,還有這麼一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