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沉默間,何首烏似有所感。
只見他看了眼左右,壓低聲音問道:“你們覺得張麻子是誰?”
張麻子?
張麻子還能是誰?
遲子建道:“張麻子不就是張牧之嗎,他還能是誰?”
何首烏微微一笑,眼神有些詭異,“你們有沒有覺得張牧之的行事作風有些眼熟?”
“打土豪分田地?”王剛遲疑片刻,回答道。
除了這一項,張牧之在鵝城還做了很多,如果結合歷史來看……
嘶,張牧之的原型不簡單啊!
難道,是教員?
那一天,於華和同學們聊了很久,直到入睡之前,依舊精神亢奮。
要不是還要上學,他肯定會連夜去姜老師家,將他和同學對《讓子彈飛》的解讀全都講出來,然後讓姜老師評價一番他們的解讀是否正確。
好不容易等到週三休息半天,他再也等不及,坐著公交來到了國際大廈。
於華找來的時候,姜玉樓或者說整個編輯部都在為讀者寄來的信件而煩惱。
姜玉樓的作品本來就受歡迎,又有自己固定的讀者群體,每次他發表作品,都能收到不少讀者來信。可是,這次有些不同。
此次讀者來信之多,是前所未有的。
以往,來國際大廈送信的郵遞員只有一個人。但是,他的新作火了後,每天給編輯部送信的郵遞員變成了兩人,甚至需要一天送兩趟。
信件過多,增大了編輯部的工作量。不拆開信件,他們也不好分辨裡面是讀者來信,還是作家投稿,只能一封一封的拆。
而姜玉樓這個始作俑者,還不能撂挑子,只能苦著臉,和編輯部的人一起拆信封。
拆信很無聊,但如果在拆信的同時,當眾朗讀讀者來信,又是另一種感覺。
於華上來的時候,宋文正在唸著一封讀者來信。
“姜老師,六子吃的粉是什麼,XX市有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