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樓把路謠一通好誇,連他這個作者都有些懵圈,回想當初創作這部小說時,是這麼考慮的?中心思想是這些嗎?
然而,這些疑問並未影響到路謠的心情,他興高采烈地拍了拍姜玉樓的肩膀,感嘆道:“樓,你真是我的知音啊!還是你最懂我!”
“這麼說,路大哥是願意將這部小說交給我們《最文學》發表了嗎?”姜玉樓帶著一絲微笑,輕輕地拍了拍手中的稿子。
路謠豪爽地揮了揮手,“拿去便是。"
然而,他又帶著些許疑慮,”不需要做點什麼改動嗎?"
姜玉樓堅定地搖頭道:“不需要,直接發表就行。”
見他這麼說,路謠也很開心。
只是,劇本呢?
想到這裡,他又虛心求教道:“那劇本呢,有什麼需要更改的地方嗎?”
"劇本中那些許瑕疵,我已一一標註出來……"
姜玉樓手捧《人生》的劇本,開始他的授課。他的講解,就像一位熟練的匠人展示他的手藝,每一個細節都精雕細琢,每一句話都飽含深意。
他講得投入,路謠也聽得如痴如醉。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停滯,只剩下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盪。
直到開門聲響起,妻子帶著女兒回家,路謠才如夢初醒。他看了看時間,原來自己已經沉浸在姜玉樓的講解中這麼久。然而,這段時間的學習讓他收穫滿滿,彷彿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玉樓,太謝謝你!”路謠滿懷感激地對他的好友說道。
如果沒有姜玉樓的悉心講解,他在編寫劇本的過程中肯定會栽進不少坑裡。犯錯誤並不可怕,真正讓人心驚膽戰的是,自己竟然不知道錯在哪裡。
姜玉樓輕鬆地笑了笑,揮手道:“路大哥,你這麼說可就太客氣了。咱們之間,哪用得著這麼見外?”
他收起稿子,又和嫂子說了幾句話,逗弄了下小侄女,婉拒了請他吃飯的邀請,趕在雜誌社下班前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老宋,這是路謠的中篇稿子,這兩天你們辛苦一下,爭取以最快的速度稽核完畢。”
宋文接過姜玉樓遞來的手稿,心裡不是滋味,他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明明他才是雜誌社的主編,可很多組稿工作還要社長親自參與。
“以後不能在這樣了,社長都能自己去陝西組稿,我這個主編難道就不行?”宋文心裡發了狠,決定等下期組稿的時候出差一趟,高低要一個人解決一半稿子,也讓社長看一看自己的人脈,讓手下的編輯知道自己是純靠能力當的主編,並不是因為最早跟隨社長。
姜玉樓交代的工作整個編輯部都很上心,第二天路謠的《黃葉在秋風中飄落》便透過了稽核。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了,排版、裝幀,安排印刷,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