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藝時代> 第四百四十九章 路謠的瘋狂之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九章 路謠的瘋狂之旅 (3 / 3)

路謠怕被戳死,架開胳膊肘,殺出一條“血路”,在書店員工的指引下躲進了員工更衣室。關燈,縮在桌子下。腳步咚咚,人們衝來湧去。

那場活動,最後觀眾把所有的出口都堵死。路謠無奈,只能從廁所的窗戶跳出來。後來,還是有個小夥子纏住了路謠。是個陝西人,他辭掉工作流浪,目光糾葛、狂亂。他一連跟路謠去了多個城市,就是為了傾訴內心痛苦。

路謠說,我理解,但能不能讓我一個人歇會兒?

這小夥子二話沒說,拔出小刀,戳得手心濺血,轉身就走。

他的這些遭遇,聽得姜玉樓一愣一愣的。

前世怎麼沒聽說過?

哦,也許是這個年代資訊傳播不暢的原因吧。

姜玉樓勸慰道:“路大哥,你想想自己這次全國籤售收穫了多少讀者的心,成了多少讀者真正認可的人生導師,小說大賣又能賺多少錢,這樣一想,心裡會不會好受許多。”

“我就是個作家,只想安心寫作,名氣對我來說又有什麼用。而且,我真不是什麼人生導師,也不可能幫他們做選擇。至於錢,夠用就好,多了也是煩心事。”

對於名氣和金錢,路謠其實看得很淡,他真正的理想,就是當一個優秀的作家,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如此,足矣。

岔開這個話題後,兩人又聊起了各個城市的見聞。

說到上海時,路謠突然興奮了起來,“玉樓,你還記得那個從上海來找咱們的青年話劇團的編劇程浦林嗎?”

“記得啊,我在報紙上還看過有關他排練的《人生》話劇的訊息。”

當時,還有劇作家專門評論,

“這個戲又感人、又抓人。抓人:引人入勝;感人:發人深省。”著名劇作家杜宣先生毫不吝嗇自己的讚譽,“如果這個戲不賣錢的話,那就值得開會研究,說明話劇成大問題了。”

由此可見,這出話劇真的很成功。

路謠點頭道:“程編劇用上海的方式改編演出的話劇《人生》,深深吸引了來到劇場的觀眾、特別是那些年輕的觀眾。”

“我當時還特意去看了這出話劇。”路謠感慨道:“我真的應該感謝程浦林編劇,把小說改成話劇。這個戲基本上準確反映了原作,最重要的方面都抓住了。北方的生活能在上海青話的戲裡反映,我覺得很成功、很感動。因為北方人的生活,南方人很難體現。原小說的人物活現在舞臺上,我流了七八次眼淚。”

“玉樓,你知道的,那是一座文化很高的城市,觀眾水平高,反映北方農村的生活能被接受,我真的很驚訝!”

“這不正好說明了《人生》這部小說的優秀,得到了百姓們的普遍認可嗎。”姜玉樓笑著道。

“也不都是讚譽,我去了那麼多城市,也看了不少關於這部小說的評價,有些輿論對高加林本人指責頗多,而對社會方面的原因沒有充分展開討論和研究,比這些尖銳的批評也有不少,唉,我當時看了真的很沮喪。”

姜玉樓道:“路大哥,你知道我是怎麼讓那些批評我的人閉嘴的嗎?”

“怎麼做?”

“寫出一部更加優秀,更加讓他們無從挑剔的作品出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