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費用和編劇費用有了著落,梁曉生非常高興。
“哈哈,一連兩部作品改編成電影,我在業內也能算知名作家了吧。”
姜玉樓夾菜的手停下來,看著滿面通紅的梁曉生詢問道:“兩部作品?梁大哥,你還有哪一部作品要被改編?”
梁曉生也沒隱瞞,而是照實回答。
聽到他這部作品選擇無償贈送版權,並且無償改編後,姜玉樓一聲嘆息,沒有再勸他。
據他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能發表非常不容易。
那個時候,小說的內容甚至驚動了一些領導,在保守體制與改革力量的較勁中,他的作品能夠刊發,都是有人擔了責任的。
“小說能出來,是《北方文學》的主編說‘撤我也認了’才發出的。”
許是梁曉生喝了酒的原因,他非常容易情緒激動,“做人要感恩,有那麼多人為了我這個新人的作品能刊發而做出了犧牲,我又怎麼能因為一點錢限制小說以另一種形式傳播呢。”
等他情緒平復後,又問道:“玉樓,我沒有當編劇的經驗,不知道你能不能指點一下我。”
姜玉樓:“……”
這個轉折他是沒想到的,半晌後,他才問道:“梁大哥,北影廠那麼多經驗豐富的編劇,你怎麼會想到問我呢?”
面對這個問題,梁曉生顧左右而言他,“每個人的工作都不好乾,我能理解。”
這下,姜玉樓明白了。
“梁大哥,其實編劇很簡單……”
他簡單說了下編劇需要掌握的要領,而且告訴梁曉生,有什麼不懂的可以隨時打電話問他。
說完了劇本和編劇的事情,姜玉樓也想起了一件事。
“梁大哥,《今夜有暴風雪》的口碑非常好,這期雜誌的銷量也突破了百萬,是時候籌備單行本了,就是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梁曉生心裡一突,“這麼快嗎?”
實際上,這個年代小說單行本發行的流程就是這樣。作家先把自己的作品發表在雜誌上,如果口碑好,就有出版社聯絡,通常作家也不會拒絕。
單行本小說如果有不錯的銷量也會有改編的可能,就比如姜玉樓的《暗算》和路謠的《人生》。
梁曉生算是個意外,他的作品還沒出單行本就要改編成電影,可能也和他背靠北影這棵大樹有關吧。
“也不算很快,國內差不多都是這個流程。如果現在開始設計封面,確定裝幀,等單行本上市也到下半年了。”
“這樣啊,那我沒什麼意見,全都交給你了。”
見他這麼爽快,姜玉樓也不是小氣的人,按照國內頂級的稿費標準簽訂合同。只是首印數字方面保守一些,只有十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