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角與配角》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小品作品,它透過精湛的表演、巧妙的情節設計、深刻的主題和幽默生動的語言,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認可。
諾斯羅普·弗萊說過,喜劇,就是兩個團體的衝突。
非主流的群體需要得到認同感,於是用誇大差異的方式,比如自嘲,來引發笑料,反襯出主流的愚蠢、虛偽與荒誕。
低劣的喜劇,是強者嘲弄弱者。
高階的喜劇,是從弱勢角度自嘲,然後將強勢的一切,透過去神聖化,以製造反差。
原作陳小二一向如此:小人物角度,平民的勝利,對剛正不阿道貌岸然的老茂兒,來一點小戲謔。
《主角與配角》,就是一出精彩的逆襲戲,但又不止於此。
對各種既定刻板偏見和規定程式的嘲諷。
平民逆襲。
反轉再反轉。
身份迷失。
角色主動被動互換。
妙在所有經典臺詞與經典包袱,都來自情節,而非文字遊戲。
“隊長別開槍!”“託我給您帶個話!”“你個濃眉大眼的”這些臺詞,既不靠攻擊,也不靠文字遊戲,單摘開來並無可笑之處,融進段子裡卻能引人大笑。
其實主線是配角們的辛酸經歷,但也沒強行拔高煽情。輕盈又漂亮地處理過去了。
這部作品登上春晚舞臺的時間1990年,已經播出便大獲成功,之後觀眾們更是百看不厭。
這個小品裡的經典臺詞太多,也太密集,只是看個開頭,黃一鶴便已經樂不可支了。
八十年代不是沒有笑話,也不是沒有段子,但以導演的見多識廣,本不應該如此容易失態,只怪小品太經典,他忍不住啊!
如果是普通人,看到這個劇本不會覺得如何。
但黃一鶴和鄧在軍不一樣,他們是導演。
只是唸了兩句臺詞,頗具喜劇色彩的畫面已經出現在腦海裡,且揮之不去了。
鄧在軍同樣是如此,黃一鶴的笑聲彷彿開啟了一個開關,她也顧不得矜持和形象,捂著肚子瘋狂大笑。
這一幕使得圍觀群眾都驚呆了,他們在想兩位導演是在演戲,還是劇本真的那麼有趣。他們的心就像貓抓一樣,癢得厲害。想看,又看不到,難受的一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