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賈森和蘭登書屋,姜玉樓繼續滿負荷工作。
他也想歇一歇,只是看著被投稿堆滿的編輯室,他實在是不忍心讓手下的編輯獨自面對。
“唉,我還是太善良了。”
姜玉樓在辦公室裡自我感覺良好,可在編輯室裡,編輯們都快要揭竿而起了。
“唉,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怎麼會有這麼多投稿?”
“是啊,關鍵是還有許多寫作愛好者,稽核他們的作品也太折磨人了。”
“編輯室的工作讓我徹底對作家這個職業失去了信心。”
馬嘟嘟和劉振雲也是一個頭有兩個大,尤其是劉振雲,本來還想著趁著空閒時間寫點自己的東西。
呵,現在看來還是算了吧。他現在不死在崗位上,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馬嘟嘟看向主編宋文,於是問道:“宋主編,以前你在《收穫》的時候也要處理這麼多投稿嗎?”
宋文捏了捏下巴,回憶道:“那個時候啊,我們編輯室每天收到的投稿要比現在還多。”
“什麼?不可能吧!”
“你現在還多?你們怎麼處理的過來?”
“呵呵。”宋文對他們的質疑並沒有憤怒,反而輕笑道:“你們還是太年輕,沒有見過世面。《收穫》是什麼,是咱們國家數一數二的文學雜誌,創辦的時間早不說,更有巴老當主編,這是什麼概念,你們知道嗎?”
眾人這時候才想起來,是啊,那可是巴老啊!
曾幾何時,對於作家來說能在《收穫》發表文章可是榮耀。對於他們編輯來說,更是曾經幻想過在《收穫》工作。
只是,時代變化太快,能夠比擬《收穫》的雜誌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收穫》在作家和編輯心中的地位還在,卻不再是獨一無二。
宋文搖頭嘆息道:“所以啊,現在的年輕人都受不了苦,我們那時候編輯人數比現在還少,投稿更多,也沒有叫苦喊累過。”
就在他指點年輕編輯的時候,姜玉樓把他叫到了辦公室。
“社長。”
姜玉樓招呼宋文坐下後,笑著詢問道:“老宋啊,咱們的陝西作家專號稿子收集得怎麼樣了?能趕的上第三期發行嗎?”
“這……不太順利。”宋文表情尷尬,明明他之前還信誓旦旦保證沒問題的,結果卻出了紕漏。
姜玉樓卻沒有太過失望,這本來也在他的預料之內。
作家專號真要是這麼容易,他早就在市面上見過了,也輪不到他搞這個驚喜。
姜玉樓輕嘆後,說道:“看來還要你或者我去一趟。”
“社長,還是我去吧。”宋文連忙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