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林峰驚訝道:“姜同志還認識外國人啊。”
“學校組織過一個和留學生交流的活動,我有作為咱們國家的學生代表幸參加了。”姜玉樓謙虛道。
戴林峰道:“這麼說姜同志英語水平不錯了?”
“日常交流沒有問題。”姜玉樓謙虛道。
這下,戴林峰對他話裡的懷疑消去了不少,也對他刮目相看起來。
“如果我們在電視劇中插播廣告,會不會有麻煩?”
“戴臺長在擔心什麼?”
“其實,之前我們央視也播過廣告,不過在內部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戴臺長多慮了。咱們國家正是搞經濟建設的時候,用錢的地方多。即使央視是親兒子,也不可能一直有大筆的金錢支援。說到底,最後總要自負盈虧的。既然這是大趨勢,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只有做節目,然後賣時段,做廣告,再透過廣告盈利,才能有錢繼續做節目,這樣才能形成良性迴圈。否則的話,一直依賴國家財政的支援並不是長久之計。”
戴林峰眼前一亮,沒想到一個大學生,即使對方還有個作家身份,可這些言論依舊讓人刮目相看。
“姜……玉樓,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閒著沒事瞎想的。”
戴林峰感慨道:“沒想到我們電視臺的發展難題,被你這個在校大學生一語破之。”
“其實這只是我結合別人給的資訊,提的一點小小建議。真正想要改變電視臺依賴財政支援的局面,還有許多要做的。”姜玉樓道。
戴林峰贊同道:“嗯,事情要一步一步做,這點我懂。”
“其實,這次《暗算》改編成電視劇就是個非常好的機會。”姜玉樓道。
鋪墊了這麼久,姜玉樓總算是圖窮匕見了。
“怎麼說?”戴林峰沒有察覺,他現在越來越重視姜玉樓的意見了。
姜玉樓笑著道:“我的想法是《暗算》追加投資,拍成國內連續劇的標杆。然後在搞個看片會,找上一些廣告主,只要劇好,我想他們肯定會捨得掏錢買廣告位的。”
“加大投資?那得投多少?”戴林峰皺眉道。
姜玉樓伸出一根手指頭,“最少這個數。”
戴林峰愣住了,最開始,許歡子打的報告上要求的投資就是十萬,顯然姜玉樓不是不知道,那麼,他伸出一根手指頭,豈不是……
“你是說,要一百萬?”
姜玉樓豪情萬丈地說道:“對,找最好的演員,最好的服化道,加上我的劇本,咱們完全可以打造一部和國外電視劇相比都不遜色的國產電視連續劇。”
戴林峰被嚇到了。
大膽,太大膽了!
明明他只是個作家,哪裡來的這種信心?
“小姜同志,你的想法是好,但我們央視哪來的那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