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暗算》的單行本正式上市發行。
這本書一經發行,就上了書店的重點推薦名單。當然,這個年代還沒有什麼重點推薦名單,但是成熟的店長自然知道哪本書火,或者哪本書有火的潛質。
毫無疑問,《暗算》就是有大火潛質的書。
首先,《暗算》今年在《當代》第一期上發表的,而《當代》第一期創造了這本雜誌自創刊以來的銷量記錄。
一個月時間,銷量超過三十萬冊,這是多少創刊多年的大型文學雜誌都沒法達到的成就,可《當代》卻輕易達到了。
而他之所以能創造出這樣的成績,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是其中的一篇小說《暗算》帶來的。
其次,就是題材了。
《暗算》是諜戰加懸疑題材,這可是目前國內小說中尚未有人涉及的題材。加上小說中的英雄主義,家國情懷,稍作推廣就能在書市引起驚濤駭浪。
最後,就是小說作者本人了。
姜玉樓這個名字,近兩年出現在報紙上的次數太多了。詩人、文學作家、小說家,隨便一個頭銜都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及的,而他卻能做得非常好,如此天才式的人物,也能順利地引起讀者的興趣。
還有小說質量、讀者群等等,這些理由加在一起,難道還不值得書店下注嗎?
不,不應該說是下注。在1980年上半年,書市如同一潭死水一般,《暗算》單行本將如同一顆炸彈,刺激到整個圖書市場的活躍。
那麼,《暗算》上市後會出現滑鐵盧嗎?
答案是否定的。
《暗算》火了,大火。
到底有多火呢?
就拿燕京的新華書店舉例。
由於上市之前,就已經有做宣傳。因此上市第一天,也就是週末,燕京的新華書店外就已經排起了長龍。
排隊的人一多,大家自然而然聊了起來。
一個瘦高個,戴著一副眼睛,斯斯文文的年輕男子拍了拍前面一個男子的肩膀問道:“哥們,你排隊是買什麼書的?”
被問到的人有些胖,就叫他胖子吧,胖子轉頭看了眼瘦高個,回答道:“一部新上市的小說,叫《暗算》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臥槽,《暗算》?我也是來買《暗算》的!”瘦高個道。
胖子眼前一亮道:“你也是書友啊!”
“這本小說寫得太好了,不過之前是在雜誌上,看著不過癮。這不出單行本了嗎,就想買來好好看,還有收藏價值呢。”瘦高個道。
胖子道:“嘿,你和我想的一樣。等書買上了,咱們回頭找個機會好好聊聊小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