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是個資本主義國家,一切從利益出發。奧利維亞大學畢業就能進享譽全球紐約時報實習,這件事就證明了她的不凡。
事實也是如此,她不僅是美利堅常春藤大學畢業的,還連續拿了四年的獎學金,家庭背景也很強大。
否則的話,中美建交後,紐約時報駐燕京的記者站可輪不到一個實習記者過來混資歷。
不論是學歷,還是新聞專業帶來的文學素養都告訴她,姜玉樓的這部科幻短篇小說的精彩,如果發表的話,真的很有可能震驚科幻小說界。
奧利維亞爽快的答應了下來:“姜,傑西卡,我非常樂意幫這忙,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國內的科幻小說書迷還有評論界看到這部小說後的反應了。”
“哦,奧利維亞,你真是個好人!”傑西卡神情激動,再次擁抱了她的好朋友。
“先別急著感謝我。”奧利維亞搖搖頭,推開了傑西卡後,對姜玉樓道:“姜,你知道這件事並不很好辦。”
“我知道。”
“不,我說的難處是時間和距離。”奧利維拉莞爾一笑,“你知道的,中美之間隔著太平洋,交流並不是很方便。可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你能理解嗎?”
姜玉樓笑了,“如果只是這個麻煩,我想並不算什麼。”
“哈,你能理解就好。如果你有其他渠道,我也並不反對。”奧利維亞解釋道:“幫助別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時候甚至會引起不好的爭論。”
“奧利維亞,你的擔心是多餘的,既然我請你幫忙,就不會多說什麼,我完全相信你。”
姜玉樓的表態讓奧利維亞心生好感,“放心好了,我會全程跟進你的小說從投稿到發表。有任何反饋,我都會及時通知你的。”
“對了,你的這部小說有書名嗎?”
“叫《最後一個人》,怎麼樣?”
“很有味道,我相信小說發表以後,書迷們會愛死這個故事的,當然,他們也會對你這個來自遙遠過度的作家好奇起來,到時候我可就又有新聞可以寫了。”
“謝謝你對我這麼有信心。”
“哈哈,姜,你真幽默。對了,你會支援我的採訪工作嗎?”
“當然。”姜玉樓輕鬆愉快地說道:“我覺得我不幫你做點什麼,我的良心會受到譴責的。”
“嘻嘻,希望有一天靠著對你的採訪我能拿到普利策獎。”
普利策獎,又稱為普利策獎新聞獎,是美利堅新聞界的最高榮譽獎。評選制度經過不斷的完善後,普利策獎成為新聞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被譽為“新聞界的諾貝爾獎”。
“會有那麼一天的。”姜玉樓祝福後,又說道:“也許我們可以有更多的合作。”
“哦?比如……”
“比如新聞。”
“啊,姜,你能提供給我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