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藝時代> 第八十七章 當一個人民喜愛的作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七章 當一個人民喜愛的作家 (2 / 2)

于敏點了點頭,笑著道:“去國企好啊,旱澇保收。”

他又對著徐向東問道:“那你呢?”

徐向東充滿自信的回答道:“這還用問,當然是去美利堅了!”

高知家庭背景,長相白淨,見解獨到,熱情自信……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徐向東都是真正的天之驕子,即便是在燕京大學集合了全國傑出人才的地方,也是站在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

可就是這麼一個優秀的人才,卻將美利堅當成了人生夢想和最終目標。

衛國平也認同他的說法:“美利堅是民主和自由的過度,國力強盛、科技領先、經濟發達、人民的福利也非常好,只要去了美利堅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接著,徐向東和衛國平又向兩個“土包子”科普美利堅的強大和富裕。

姜玉樓只是“呵呵”了兩聲,什麼都沒有說,他也不能告訴幾人,美利堅並非想象的那麼好。

只是他一個在農村生活了十八年的土包子,從哪裡瞭解美利堅的好壞?

現在還是中美蜜月期呢,從官方到民間,還聽不到說美利堅壞話的。

後世去美利堅已經很容易,雖然依舊有很多家庭會想辦法移民美利堅,賺刀樂,花刀樂,過上資本主義的奢靡生活,但是不像這個年代的許多高知,把美利堅奉為畢生的追求。

對於後世之人而言,徐向東的理想確實幼稚,還有一些可笑,不過他很清楚這並非簡單的“崇洋媚外”,是時代的問題,1979年,高考才恢復三年,改革開放不到兩年,中美剛剛建交,許許多多的新鮮事物給予年輕人物質和精神上的衝擊。

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的宣傳,美利堅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人都是有慕強心理的,再加上這個年代,蘇聯還沒倒下,美利堅要和蘇聯競爭,國內人民生活的確實好,美利堅也因此成為了大眾追逐的目標。

這就像一個人的成長,先要學習,積累了足夠的見識才會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定位,然後學會思考,進而做出改變,讓自己更好,更進步,更完美。

現在這些學生對美利堅的嚮往,就好比處於學習階段,正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時候。站在他們的立場,沒人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可是外界資訊告訴我們這麼做才是對的。

經年累月下來,精英階層心向美利堅也就不難理解了。

“美利堅……”于敏推了推他的眼鏡框,臉上多了幾分別樣的神采,徐向東和衛國平的話為他開啟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作為一個真正的農民的孩子,考上燕大已經足以在十里八鄉炫耀了,能留在燕大任教,繼而在燕京安家,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可現在,徐向東和衛國平兩人又給他樹立了一個新目標,可想而知會對於敏造成怎樣的影響。

“不過,你想留在燕大任教也對。以你的能力想要得到去美利堅的簽證肯定是千難萬難,還是留校更現實一些。”徐向東毫不掩飾對於敏的不看好。

在他看來,一個連英語都說不利索的土鱉,就不要做那種註定無法實現的白日夢了。

于敏不知道的是,他在徐向東這些人看來非常落伍,非常土鱉,其實這些人落在姜玉樓眼中,又何嘗不是如此。

“哎,對了玉樓,你的夢想呢?”

衛國平挺好奇姜玉樓會怎麼回答的,畢竟他的表情太平靜了,似乎對未來一點憧憬都沒有,但這不現實,所以他很想知道他的看法。

徐向東和于敏也看向他,不知不覺,姜玉樓在宿舍裡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姜玉樓如實回答道:“我想當一個人民喜愛的作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