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樓的這首《理所當然》,就是借鑑後世那首《倉央嘉措說》。
這首《倉央嘉措說》.單獨提名字,或許後世很多人不太清楚,但這首詩的作者,跟《見或不見》的作者其實是一個人,非常有才華。
但無奈的是,那位詩人雖然文采不錯,詩句很火,她本人卻不怎麼火,這也許就是後世詩人的無奈。
更讓人無奈的是,她的詩卻被人以訛傳訛,謠傳為倉央嘉措的詩,真的是悲哀啊。
在那個年代,真正的好詩人和好的詩詞並不能得到認可,反而“屎尿屁”大行其道。
說的就是賈家女。
這才是後世詩歌界的現狀。
而後世的詩人,也基本都不受待見,很難闖出名堂。
唉,詩歌已死,徒令人感懷。
可在1979年,現代詩最後的黃金時代,那就不同了。
經歷了特殊的年代,年輕人的感情總要有個宣洩途徑。
現代詩創作簡單,易於傳誦,造成了相當一段時間的盛況。
“我也算是做了件好事呢。”姜玉樓心裡自嘲一笑道。
林編輯麻爪了,本來他是為了少付稿酬來著,可現在……
作為一名光榮的編輯,他的職業道德也不容許他撒謊。
心裡再是為難,他面上卻絲毫沒有顯露出來,反而欣喜道:“姜老師的這首詩水平十分高超,完全不遜色於現在大火的《見或不見》。”
姜玉樓緊跟著詢問道:“那稿酬?”
別玩那些虛的,快點確定稿酬才是當務之急。
林編輯腦筋急轉,想到了說辭:“這……抱歉,姜老師。這首詩太優秀了,稿酬多少已經不是我能決定的了,需要上報到社裡開會討論。”
“這樣啊。”姜玉樓有些失望。
最終,姜玉樓和季正懷送走了林編輯。
林編輯走後,季正懷勉勵道:“玉樓,努力,你理應有更高的成就。”
“季老,我會努力的。”姜玉樓正色道。
當他離開季正懷的辦公室時,神情都是凝重的。
唉,壓力山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