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
路謠嘴角微微一挑,右手拿起杯子抿了口茶。
接著,他掃了眼詩名,“《山木》?”
路謠雖然博聞強記,閱讀了不少名著,但一時之間不太明白這首詩取名山木的緣由。
於是,他繼續看下去。
這一看,卻讓他神情嚴肅了起來。
他輕聲吟誦了起來,
“曲曲池邊路,春來少人行。
……
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啊,多麼優美的詩啊!
尤其是其中表達的對兩地相隔戀人的相思之情,讓人為之動容。
路謠是愛詩之人,自然清楚這首詩的含金量。
默默回憶了一番自己這些年寫的詩,他慚愧地發現沒有一首能比得上這首來自陽平縣詩人李堯的《山木》。
他心裡已經有了決定,無論如何,這首詩都要發表在新一期的《延河》雜誌上,誰反對都沒用!
又吟誦了四五遍,依舊有拍案而起的衝動。
直到將杯中的茶水飲盡,方才平復躁動的心情。
看著手中的手稿,他遲疑了。
路謠心中忐忑,不敢翻看第二張手稿。
第一首詩這麼好,第二首能超越嗎?
如果第二首詩質量差距過大,他會非常失落的。
只是,這麼好的詩,不常見才是正常的吧。
他自嘲的一笑,拿起了第二張手稿。
路謠照例先看詩名,“《十誡詩》?”
詩名依舊讓他摸不著頭腦,他繼續往下看,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