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樓點點頭,然後突然道:“簡老師知道如今文壇上最流行的文學流派嗎?”
文壇,流派,這兩個詞一下子鎮住了簡行。
他不過是一個知青,哪裡知道那麼高階的知識。
心虛的同時,他也越發好奇起姜玉樓了。這位小他幾歲的年輕人不簡單,說不定認識什麼高人。否則,他哪裡來的這些知識?
就憑他世代為農的家庭背景?
怎麼可能!
於是,簡行虛心求教道:“姜老師能仔細說說嗎?”
讓姜玉樓說些專業的也許不行,但是說些名詞,並且解釋的話,他還是很拿手的。
他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咳咳,如今文壇上最流行的當屬傷痕文學。”
傷痕文學?
又一個沒聽過的新名詞。
“玉樓,傷痕文學又是什麼?”
“傷痕文學是嗡嗡嗡時代結束後,在知青返鄉的時代背景下,集中湧現了一批展示“嗡嗡嗡時代”給人們造成精神創傷的控訴性小說作品。它得名於陸新華以那個時代中知青生活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傷痕》。”
“傷痕文學的大部分作品是苦難經歷敘事,反映了特定歷史階段源於政治謬誤導致的個人的不幸遭遇、以及表現個人內心的情感創傷,表現出人的主體意識的覺醒並恢復了文學的批判功能。”
“在創作手法上,傷痕文學實現了對文學真實性的迴歸;在情感模式上,傷痕文學大多營造出悲劇氛圍來宣洩情感。”
在姜玉樓的解說下,簡行大受震撼,並且有了一絲共鳴。
《傷痕》嗎,他還真想拜讀一番。
和姜玉樓的交談,使得簡行看到了寫作的另一種可能。
他心裡一陣火熱,如果自己把知青的經歷寫出來,能不能發表呢?
“傷痕文學,別人可以寫,我為什麼不可以。”簡行心中暗道。
他敏銳地察覺到,傷痕文學,應該是他通向作家大門的一個捷徑。他也不求名利,只希望能有個作家的名頭,然後離開這個小鄉村,回到自己本應該在的城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