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原著裡沒什麼大事了,可已經被她改編得稀里嘩啦的劇情還有問題。
小皇帝要納妃了,挑的時候是正月十五上元節。
這一天又稱花燈節,是年輕男女可以從家裡出來,上街遊玩的日子。
而對於將要納妃的小皇帝來說,這就是群臣的機會了。
“大家,對陛下的婚事還真是關心呢。”陸纖塵勉強笑著。
明禧太后點頭:“是,幾乎所有有名有姓的世家之人都遞了摺子,要送女兒入宮,我一時安排不開,請聖醫女協助了。”
陸纖塵感覺自己最近要做的事越來越不“醫女”了,前朝後宮要自己關照著,小皇帝納妃也要經手自己,這但凡換個人來,都做不到這麼萬能。
“臣女並不太懂前朝之事,”陸纖塵推辭著說道,“就是,這誰家的姑娘可進可不進的,還需要太后給個準話。”
“其實都不是些要緊的,這裡面,沒幾個姑娘是家族嫡系,真追究下來,意義不大,”太后似乎看出了陸纖塵的態度,“都是可進可不進,主要還是看個人品性,陛下年紀尚小,別放身邊個狐狸精,給他帶壞了。”
明禧太后看著陸纖塵的臉色,向她一指其中的一個人:“纖塵可以自己看著抉擇,除了這一個,付妙。”
付妙,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當年付家的人,只是付成澤剛出生時付茂安便下了獄,這付妙的年紀卻比付成澤還小,應該是後來才生的。
“這個女孩是……與付太醫有什麼關係嗎?”陸纖塵問道。
“應該算是付成澤的族妹吧,”明禧太后說道,“雖沒見過,但到底同根同源,有她在皇帝身邊,付成澤能忠心一些。”
陸纖塵聽得頗不是滋味。
現實中的時候,她看小說,就不太喜歡那先婚後愛或者強制病嬌的一類的題材,總感覺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作祟,類似於“我被困住,愛上他能讓我變得好受一點,所以我才愛上這個人”的逃避心理,琢磨不出來點糖。
但小說怎麼樣都好說,這事情發生在身邊,她真的不想看見。
她傾向的愛情是雙向選擇的,哪怕這種選擇是兩個人因為種種算計在一起的,也一定建立在一個雙方都願意的基礎上,而不是“不得不嫁”“不得不愛”。
但古代的婚姻幾乎都是考慮利益的,沒有人在乎新郎新娘雙方願不願意。
“能得太后舉薦,這位付姑娘想必是個品性好的。”陸纖塵心口有點酸。
“是,那孩子我經常看著,是個好脾氣的。”明禧太后說道。
陸纖塵緩緩開口:“太后能照看著付家,想必也知道付成澤的念想吧。”
明禧太后抬眼看向陸纖塵。
陸纖塵就是心情不好,開口有點衝:“太后是知道付太醫的,知道他心中對為祖輩復仇的念想,也知道他對小皇帝下手,您看顧著付家,想向付成澤解釋,其實很容易吧。”
明禧太后手腕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