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給他手裡遞來飯缸子,另一隻手則在口袋裡掏出筷子,放在他手心裡。
這個時候吃飯正及時,他那會都還不知道該怎樣熬過去,虛脫的身軀早已沒有多少氣力。
他用筷子撈著麵條,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這個樣子像極了被困在深山老林裡的猛虎,突然遇到了食物,那種貪婪,無法言表。
不知不覺間,一缸子飯已被他消滅殆盡,他滿意的打著飽嗝,用盡最後的氣力,將缸子中的一點湯汁喝完。他用那沾滿泥巴的手背擦了擦嘴,隨手找來地上植物的莖幹,挑剔這牙縫裡的菜梗,植物的莖幹斜插在嘴裡,隨著牙齦被挑出血漬,他又將植物的莖幹吐出老遠。
隨著翻過的土塊結了痂,他又忙活起來,姥姥在他身後撿拾著雜草,將他們一根根的收集起來,堆在路邊,準備讓太陽曬乾。
……
……
……
一場暴雨過後,姥爺抽空去田間地頭檢視,換做平時,他可不得空,最近雨水比較多,他也沒出去掙錢,正好抽空子忙活家裡的事務。
他原本引以為傲的傑作,此刻早坍塌了,這是他始料未及的,原本剛開始的缺口,此刻卻變得更大了。
他望著坍塌的泥土,不覺得抱怨起來,真是天公不作美,白費氣力啊!
就在他在那搭長吁短嘆之餘,一位老者從他身邊走過,問他借火,隨後又與他交談起來。
看著姥爺在那裡長吁短嘆,不禁問明緣由。那長者在那裡聽完,不覺哈哈大笑起來,姥爺還在納悶,那長者便指出了他幹活的不足之處。
仔細一想也是,本來他用泥土填補那裡的缺口,但泥土沒有夯實,再一個原因,就是土塊遇到會受到雨水的沖刷,坍塌也是常有的事,再一想想,他當初築的時候,就是為了趕活,才導致這剩飯,想到這裡,他不禁有了一陣羞愧。
原本做的就是夾生飯,現在又要重新吃掉,這是他自己造的因。怪不得別人,更不能說天公不作美。
他點起一支莫合煙,使勁抽了兩口,便忙活起來,他將那原本坍塌的土塊剷下,一鍁鍁地堆在路邊,又搬來一塊塊他原本丟棄的石頭,挖好地基,將石頭一塊塊的碼在那裡,這個過程有些費力,遇到大的石頭,他便要用鋼釺挑動石頭翻落到挖好的坑裡,隨著一塊塊石頭落定,他又拿起小錘,在石頭的四周敲打著,這樣好像是要石頭落穩一些,有時還會墊一些石子,他做的很細緻。可能是為了吸取上次的教訓吧,對於他來說,他也不願意乾重工活兒,可這事兒偏偏有讓他碰到了,他不得不拉起臉幹起來。
他一層層的碼著石頭,隨著高度增加,難度也大起來,隨即他又用鋤頭刨下泥土,填補在石牆空隙裡,他用腳猛踩著,儘量讓泥巴鎖住石牆,這樣可以變得更牢靠一些。
隨著一排排的石牆整整齊齊的碼成,石牆間的縫隙顯得錯落有致,一看就是懂點眼色的人碼的。他仔細的檢視著任何一個地方,這會的他可不能再大意,其實像他這種學過手藝的人,遇到這種重工活,是很尷尬的事兒,有時招來鄉間鄰里一番嘲弄不說,更主要的是,因為一次麻痺大意,有時會砸了自己的飯碗。這是最可怕的事情,他想到這些,不覺得後背一涼。
他徒手挖著泥巴,將石牆的縫隙用泥巴抹平,這樣就再沒有這些老鼠洞了,更主要還能起一絲連線石體的作用,他感覺差不多了,便甩了甩手上的泥巴,就要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了。
就這樣一家人平平淡淡的過了幾年,姥爺忙完家裡的農活,便去用自己的手藝掙錢,姥姥也在家裡忙活著,還養了一群雞,每年也能換來不少零用錢,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一切欣欣向榮。
不知不覺間,家裡便增添了幾個孩子,給這原本平凡的家庭帶去了希望,這時的姥爺也越發的勤勞,隨著一天天的操勞,手上早佈滿了老繭。
外曾祖父有時也會幫他們幹一點輕鬆的活路,主要是那次煤礦事故,落下了病根,每到陰雨天,他那受傷的地方不覺會鑽心的疼,有時感覺比天氣預報還靈。
但看到他們小兩口實在忙活不過來,便撿自己能幹的幫襯一把,畢竟這個家還需要互相扶持。他總不能眼巴巴的看著他們吃苦,心裡總也過意不去。
就這樣熬了幾年,孩子也一天天開始長大,日子終究還算過得去。他們堅信,只要肯努力,肯吃苦,日子終究會一天天的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