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
死亡的人類會立刻復活,變成感染體加入死潮中,以此進入難以挽回的惡性迴圈。
假如蘇摩不想看到廢土只剩下一個天元領地,只剩下寥寥無幾的倖存者。
那麼就必須要在最晚六年,最早四年時間內,拿下兩場賭鬥勝利!
“如果有四年時間,那完全足夠了,我會帶出來最少五部十萬精兵!”
蘇德本斬釘截鐵道。
現在領地苦於物資庫裡的糧草缺乏,根本沒辦法支援人員大規模脫產訓練。
可等到接下來秋收結束後,一切都將不同了。
以當下天元耕種的規模而言,至少能產出足夠兩百萬人吃食一年的物資。
在這般龐大的資源供應下,足以供應起碼兩萬人脫產訓練。
再往後,再東播,再春收!
死潮降臨後,沒有了惡劣的天災影響收成,一輪又一輪的迴圈只要展開。
這才是人類文明能否紮根廢土的基礎。
否則莫名的天災不斷,又談何發展,談何和異族進行最終的決戰?
甚至就算眼下天元領地耕種規模不再擴大,也能利用即將開展的交易秘境,利用水路貿易,用工業品和農業型領地進行物資交換。
供應三部合計五十萬大軍,蘇德本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早就有了計劃!
“五十萬精兵,我們自保絕對是夠用了!”
蘇摩頷首道,這個數字已經比未來遺蹟中天元領地的常備戰鬥力多出兩倍。
如果人數再無止境的擴張,那也沒有太多意義。
真正到了大決戰的時候,人類領地之間將再無你我之分,兵員會悉數匯合。
御三家起碼每家能提供兩百萬兵員,合計就是六百萬人。
再混合中,大,小領地的兵力,總兵力超越千萬人輕輕鬆鬆。
而到了這個規模,就算再多個幾十萬,上百萬人,也並不能改變戰局。
相反,將供應多餘人員的資源投入到科研,後勤,情報等方面,所能帶來的幫助遠比人數重要的多。
“我會帶著研究所將接下來研究重心轉向武器和防禦裝置.”
呂寬琢磨了下,有些不是滋味的嘆了口氣。
自從在能石科技上有了堅實的研究基礎後,其他方面也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連帶著喜報頻傳。
每週的技術會議上,研究所各部之間就像是搶功似的,突破性進展可謂是一個接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