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對甜食是最沒有抵抗力的,除了甜味的蟹殼黃,擂沙圓也是她們喜愛的食物。
擂沙圓是上海喬家柵點心店的風味名點之一,已有7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樓一帶有一姓雷的老太太,她為了使湯糰便於存放和攜帶,首創了在煮熟的湯糰表面滾白粉的辦法,後人為了紀念她,就把這種湯糰取名擂沙圓。
擂沙圓是將崇明縣大紅袍赤豆煮熟後磨成沙,曬乾後即成紫紅色的粉,然後,把包有鮮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餡心的糯米湯糰煮熟,瀝乾水分,滾上一層豆沙粉。這種湯糰,有色有香、熱吃有濃郁的赤豆香味,而且軟糯爽口,攜帶方便,一直深受遊客的歡迎。
看著兩個小的吃得不亦樂乎,三個大人也是笑呵呵的,一時間餐桌上的氣氛到也融洽。
只是溫又筠心中非常的奇怪,贏穎的懷中抱著一個八九個月大的小玉兒,這都到了飯點了,為什麼不喂她吃的呢?難道來之前已經吃過了?可是嬰兒的胃口可是相當大的,可能前一刻吃過了,沒多久就又餓了。
有過經驗的溫又筠忍不住的提醒:“小易,你妹妹應該餓了吧。”(聊天的過程中互相通報了姓名,電話,以及一些基本資訊。)
司徒易一怔,啞然失笑,說道:“沒事的,來之前就給她吃過了。她現在可飽著呢。”每天都給小玉兒輸送水木靈氣,天材地寶,怎麼可能有餓。
看了看邊上吃得不亦樂乎的小菡藍,在看了看贏穎懷中的小玉兒,司徒易頓時覺得,如果小玉兒在長的快一點,那麼兩個小的就有伴了?嗯,說不得下一個位面要帶上她,在裡面待個八九年的。
而且,司徒易相信,小玉兒的天賦一定非常強!尤其是在水木屬性上!
溫又筠也是一笑而過,既然別人都這樣說了,那麼她也不好在說什麼,而且小玉兒看上去也不像是餓的樣子,反而有些好動的不像話。
贏穎為了一邊吃飯,還要一邊應付小玉兒在身上爬來爬去,實在是有些心累。有了司徒易這個人形能量輸送器在,小玉兒長的非常的快,而且相比較於其他八九個月大的嬰兒,她顯得好動的多!
略顯無奈的贏穎看著司徒易,說道:“你抱,在你懷裡她最聽話了!”
司徒易好笑的接過了小玉兒,果然,之前還好動的小玉兒一到了司徒易的懷裡,立馬就不動了,安安靜靜的,一雙大大的美麗雙眼,笑成了一輪月牙一般。似乎在司徒易的懷中,才是最溫暖的地方。
看到這幅景象,溫又筠驚的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小孩子的好動她可是領教過的,而小玉兒的好動比起男孩子也不逞多讓,可是一到了司徒易的懷中,立馬安靜下來了。讓她好一陣羨慕。
如果當初遇到了他,是不是以前自己一個人帶念晴的時候就不會這麼辛苦了?
一頓飯吃下來,宇文念晴和小菡藍吃的滿嘴流油,司徒易贏穎還有溫又筠也是笑容滿面。可喜可賀,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