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蝶舞宋疆> 第二卷 揚帆起航 第六十三章 歸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揚帆起航 第六十三章 歸家 (1 / 2)

紹興二十八年,五月,已經與宋朝締結“友好和平”條約的金國,金主完顏迪古乃,即為人所熟知的完顏亮,又開始心心念唸的南征大計了。

自紹興十一年,宋朝力主與金國締結“紹興和議”以來,才至第八年,金國內部便發生了一件顛覆朝堂的大事——經才偉略,擁有大抱負的迪古乃,以年僅二十七的底蘊,弒帝篡位。

迪古乃不愧為自小便揚名宗室之內,本人亦極度推崇漢文化,為了實現他的偉大抱負,實現千古一帝的宏圖偉業,不惜殺盡一切膽敢違揹他的人,不論是朝堂中人亦或是女真宗室之人,只要敢阻撓他的施政,便是視為死敵,先殺為敬。這令迪古乃的殘暴狂傲之名為金國上下所熟知,更是因其手段,而不少看不慣他的人,只能瑟瑟蟄伏。迪古乃的朝堂改制,推崇漢化,改善吏治,推行教化,發展農業等振興國運的舉措,才得以順利施行。

自迪古乃弒帝至今第九年,金國開國以來不間斷的征伐導致的國弱民虛,在迪古乃這位弒帝而得帝位的君主的用心治理下,漸漸恢復了幾分元氣。隨著新一代的女真年輕人的陸續長成,以及國內國力的日益壯大,金國對宋朝的挑釁之舉開始愈發明顯。

時賀金使臣孫道夫在回程前,金主迪古乃使漢臣敬嗣暉以二事指責宋朝的不臣之心:金國向宋朝索要叛逃入宋境的人,宋人往往託詞不發,一也;宋人在宋金邊界暗中盜買戰馬,以備戰陳,二也。宋人得了馬,若無人可以騎用,得了百萬馬匹,又有何用?……

敬嗣暉此一番話,正是金主示意,要先用莫須有的罪名扣在宋人不臣的頭上,好為自己日後南侵作藉口。孫道夫豈會聽不出言中之意,只是宋國羸弱,自己又只是一介使臣,身在敵境,只能屈身求全,不敢做過多辯解。

孫道夫回國後,將金主所言上奏。

對此,無論南邊的宋朝如何處置,金主迪古乃依舊不會有絲毫動搖,甚至過多在意。對於南邊那個宋朝,迪古乃從未真正視為對手,只要他想要,就一定能夠攻下,唯有時間而已。

五月某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朝會結束後,完顏迪古乃迫不及待地召見了四人,分別是吏部尚書李通、翰林院學士承旨翟永固、左宣徽使敬嗣暉、翰林直學士韓汝嘉四人商議,欲再修宋朝舊王都汴京,用以遷都,為來日南征做好準備。李通、敬嗣暉為搏金主喜悅,大加贊同,直言金主南征宋朝,來日一統九州大地,符合天時大勢。唯有翟永固,韓汝嘉兩人,直言上諫,陳述國內外大勢利弊,金主為遷都燕京,揮霍大量國庫庫藏,消耗的民間人力物力,一時間還未恢復。且如今金國與那宋朝還有“和議”,每年的歲貢不斷,且宋朝小弟當得心甘理得,沒有絲毫僭越之舉,若是一意興兵南征,也會有那師出無名之嫌。

金主聽了大怒,自己一心為國,富國強兵,更是從上京,如今的會寧府,力排眾議,遷都燕京,就是為了讓金國不斷往中原正統王朝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打了勝仗,依舊做那白山黑水間的山大王。

迪古乃自小熟讀中原文化典籍,對那漢人的燦爛文化豔羨不已,如今女真人打出了白山黑水,打下了中原半壁江山,難道還要將自己置於那閉塞的上京,如今的會寧府,讓天下人一直恥笑女真人至始至終都離不了胡虜的稱呼?迪古乃對那些打下了偌大的江山,卻一心想要做一代蠻王的同族嗤鼻不已。

他對自己的謀劃,或者說目的異常明確,就是要在有生之年,在自己的帶領下,以金國這短短几十年的底蘊,吞併中原王朝,建立起一個真正的女真王朝盛世,屆時他才是史無前例的女真功德最大的女真皇帝,至於他本人弒帝篡位,殘殺同族的劣跡,也終會在光芒萬丈的豐功偉業面前,令他們說不出半個“不”字來。

如今金主迪古乃對待朝堂的臣子,已經逐漸不再掩飾自己野心勃勃地南侵意圖,從改革吏政,推行漢化,發展農業,更是力排眾議遷都燕京,都是在為進一步將金國權力重心南遷,為將來南侵做好準備。

五月的重修汴梁議事,只是迪古乃對自己的謀劃的一種強烈透露,對於朝中是否有反對聲音,反對聲音有多大,都不會左右他的計劃。敢阻撓他的人,大多都已經死了,其餘的也只能將反對的聲音儘量憋在心底。

在剛修燕京不久,又修汴梁,金國哪怕這些年宋朝的歲貢每年不少,加之迪古乃自身上位後的勵精圖治,依舊令得這個建國不足百年的強盛國家,不堪重負。虧得女真人畢竟是從白山黑水之中走出來,這個過慣了艱苦日子的族群在強盛的軍力之下,威服西夏、高麗,讓南邊體量不輸自己,在富碩上更勝自己的宋朝甘心俯首稱臣。

七月,金主下詔築皇城東南之外城,因而汴梁一帶金人大肆蒐集民力,錢糧,用以營造新皇城。

…………

且不管金主迪古乃這邊的大動作,薛子墨一行人已經有驚無險地回到了即墨,而那趙開山率九萬開山軍,也已按照約定,到了莒州,更是迅速攻下了莒州、日照等地。趙開山並沒有在莒州停留過久,而是舍了莒州,直接在日照等地駐紮,將莒州的平民悉數遷至於此。趙開山依著薛子墨給出的建議,在日照之地修建港口,並已日照一地為中心修築營壘,構築防線。

同時招募民間水手,用於籌建水軍,以備薛家承諾的幾艘“墨魚號”一般巨大的海船。其實隨著形勢的變化,與先前薛子墨的設想又有些不同。

一開始,薛子墨希望趙開山的三十萬大軍能夠悉數撤回莒州一代,依靠山川地利,據守一州城池,且有日照一地港口,不缺糧草用度,完全可以憑此與金人作長久的交戰。

三十萬大軍,若是想要分兵多處州縣城池,自然是捉襟見肘,但是若只是據守一州一城之地,且無糧草軍械等後顧之憂,山川地利之勢,尚能與金人打幾個來回。只是最終,薛子墨沒想到趙開山的三十萬義軍,最終只能回來不足十萬,去了三分之二之多。九萬開山軍,再想守住一州一縣,便愈發困難了。

因此,在見到趙開山之後,薛子墨臨時與趙開山議定,開山軍南下後,務必以最快的速度攻佔日照,在周圍修築高牆營寨,只需守住一縣之地。日照靠海,金人若圍攻開山軍,只能從陸路或海路攻取。只是九萬人合於一點,金人即使兵力再強,也難以輕易突破。至於海上的金國水軍,自有薛家與開山軍共同抵禦。

只要海上糧道不斷,開山軍就有打下去的資本,且若是能夠再從宋朝購入軍械物資,那更是好上加好。而趙開山不知道的是,此時他們的軍師王倫,已經帶著一船的糧草從海上回來,已經快要抵達即墨。

薛子墨的迴歸,其實並不聲勢浩大隆重,反而一切行跡都悄悄咪咪的,哪怕是縣尉田威,也並不能夠發現薛家的異常,只是知道薛家公子已經多日不曾露面,而在昨日,突然收到訊息,薛家長子薛子墨,即將要舉辦婚禮,至於新娘是誰,暫時並不知曉。作為即墨縣尉,薛慎的同僚,自然收到了薛家的請帖,而其他諸如高家、鍾家、以及薛家幕僚,薛子墨的夫子,都在邀請之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