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開始答題!
面對這種情況,我應該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處理好這件事情。
我會聘請專業人員,仔細比對這兩種方式的優勢和劣勢。
明渠相比於暗渠,成本更低;
暗渠的成本更高,但也更美觀、更安全。
在鄉里面,人來車往的情況下,明渠可能會帶來不便。我們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修建方案。
在經過實地調查後,我會擬寫一份具體方案,然後再會議上對我的方案向兩位領導做彙報,把一些重要的點突出表現,請兩位領導審議。
我會選擇再一些比較顯眼、人流量較大的地點,選擇修建暗渠,保證道路的美觀和群眾的安全;
在道路使用量較少、比較隱秘的地方,選擇修建明渠,以節約成本。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總結此次經驗,學會靈活應變,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不同的方案,並且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為了更好的完成領導的安排,為人民群眾謀福祉,貢獻自己的力量。
考生答題完畢。”
在看到這樣的一份‘標準答案’後,江楓是一臉無語。
這明明重點要點都特麼的說到了,憑什麼這就滿分,自己的就剛剛及格?
難道……這裡面提到了要‘聘請專業人員’,聽從專家的建議?
可是,修明渠還是暗渠,這事兒是個人都知道的吧!
哪裡需要到‘聘請專業人員’的地步了?
這錢省下來,多搞一段暗渠,不香嗎?
莫非……這裡面說‘開會研究、進行彙報、形成書面的報告……’是工作的正規流程?
可是,就特麼的這麼一點小事情,無非就是‘哪個路段修暗渠,哪個路段修明渠’的事情,值得為了這件事情專門開一次研討會,或者在會議上花費時間來討論?
相當沒有必要啊!
這時間省下來,多討論一些民生問題、安全問題……多好啊!
做官員的,別特麼的老想著開會刷存在感!
當官的,必須少開會,多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