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杯終究還是來了。
這個比賽的規格並不如天狐數學大賽,參賽的人數和影響力也不如天狐數學大賽,但是它的舉辦的儀式感,以及舉辦的場面都要比天狐數學大賽的規格要更大。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天狐數學大賽畢竟是一個民間公司舉辦的公司。
而袁老杯不一樣,這是水木大學舉辦的,而且是以袁老的名字命名的。
也是國家非常重視的。
在比賽開幕的時候,水木大學的校長親自到場發表了講話,袁老也親自發表了一篇關於大夏國數學基礎教育的講話,兩人在講話中都表達了舉辦袁老杯的目的——為國家選拔出真正的數學天才,為大夏國發現並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數學家,想辦法培養出一個頂級的數學家!
除了水木大學的校長和袁老外,還有夏京大學數學院的院長和大夏國科學院數學院院長也出來發表了講話。
開幕式之後,比賽正式開始。
來自球各地的學生們開始進入考試環節。
考試分成了四天舉行,第一天下午是代數,第二天是微分幾何和分析數學,第三天是統計數學和拓樸,第四天是微分方程和數論。
一共七項。
以上這些七項比賽,都是個人參賽的,雖然也會有人去統計哪個學校的學生獲獎最多,一定程度上代表學校的水平,但是最主要代表學校榮譽的是第五天舉行的團隊綜合比賽。
所謂團隊綜合比賽,就是一場考試,考察所有的知識,所有學生一起參加比賽,最後計分的時候把所有學生的得分全部加起來,作為該團隊的總成績。
這裡計總成績的時候,是隻考慮總分而不考慮平均分的,所以,如果某個學校參賽的人比較少的話是比較吃虧的,所以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會報滿參賽允許的最高名額——七人。
這裡說的參賽允許的最高名額,是指參加團隊綜合比賽的最高名額,個人賽是不受這個限制的,當然,個人賽也不是完全沒有限制的,只不過這個限制就和團隊綜合賽不一樣,個人賽的名額是根據各個學校的綜合實力而定的,比如名額最多的是夏京大學,允許參賽人員高達30人。
而水木大學因為是主辦法,也允許30人參賽。
其他的學校,如光旦大學和科技大學,江浙大學,魔都交通大學等在數學學科比較突出,在往屆的比賽中表現比較優異的,則是20個名額,再往後一些,實力更落後一些的,則是10個名額,國外的那些學校,參賽的人數也全都規定為10人。
這樣的設定,大家基本都沒有什麼意見,
那些實力很差的學校,本身也選拔不出很多優秀的學生來參賽,就算有學生願意來參賽,也基本上是充當炮灰的,何必呢。
至於國外的一些頂級大學,倒是有足夠多優秀的學生可以參加比賽,但是他們漂洋過海,成本也是很高的,要是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的話,他們基本上想來參加也來不了,要知道,袁老杯可不是包食宿和機票的,所有的參賽費用都是自費的,主辦方只負責主辦比賽,請專家出題,請專家評閱等,所以即便是這兩年熱度逐漸提升後,他們大多數的學校也是十個人的名額都湊不滿來參賽的。
“袁老杯正式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頂級數學天才會聚一堂!”
“袁老杯大學生數學競賽正式開幕,袁老和水木大學校長分別發表講話!”
“袁老杯開幕,據統計,本次比賽共計有近百所高校,近千名選手參加,其中麻省理工大學的參賽人數首次達到10人,巴黎第三師範學院第一次派選手參賽!”
“……”
在袁老杯的開幕式結束,參賽的選手們準備參賽的時候,在水木大學之外,國內外的許多的媒體們也開始沸騰了起來,各大媒體都將目光聚焦在了這次的比賽上面,特別是那些專業的科技媒體,有關數學的媒體和自媒體們,更是可以說是目光緊緊盯住了這一場比賽。
在那些媒體的報道和帶動下,網路上,全國各地的各種場合,很多老百姓們也跟著討論起了這場比賽。
“袁老在講話中說,要為本國挖掘出更多的數學天才,要讓大夏國本土出現頂級的數學家,你們說有可能嗎?”
“得了吧,這些話聽聽就好了!我們國家缺少天才嗎?根本就不缺天才好嗎?這麼多年,我們每一年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都是團體第一名,奧賽金牌拿到手軟,這些拿金牌的少年們,哪個不是天才?可是你們看一下,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出過一個頂級數學家嗎?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家的土壤有問題,不可能出頂級數學家的。”
“樓上的也不能這麼悲觀吧,這些年輕的數學家現在還沒有做出突破性的成果,不代表以後也不能!說不定什麼時候,這些奧賽金牌們中就有一個拿下菲爾茲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