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學期,對於大一的新生來說,是非常興奮的,但是對於大二以及更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卻是已經基本平平無奇了,無非就是一些玩得好的老同學們在剛到學校的時候,約好一起聚一下餐罷了。
對於陳羽他們致理書院的學生來說,更是平淡得嚇人,他們大多數人甚至連聚餐都沒有,不是他們不重視同學情誼,而是他們忙!
到了大二下學期,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了一些教授的專案中,只是或大或小而已,而且到了大二下學期,學業也來到了關鍵的時刻。
對於其他的學院的學生來說,學業的壓力也大,但是不會像致理書院這麼大,因為其他學院的學生,他們是隻有一個學位的學業任務的,他們中優秀的學生,可以選擇去輔修一個雙學位,但這並不是硬性的要求,是可自主選擇的。
而對致理書院的學生來說卻不一樣,致理書院的學生是必須要雙學位的,這個雙學位是硬性要求要完成的!所以他們的課業也是硬性多出十幾門的。
像陳羽和潘益辰這樣的學生來說,多出一個學位的專業課,多出十幾門功課,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對於那些普通的學生來說,這多出來的十幾門課,卻是彷彿壓在他們頭頂的大山一般的。
特別是陳羽數學班的同學。
數學班硬性要求輔修的學位是物理學位,所以多出來的功課全部都是物理學的課程,不論是數學課程,還是物理學的課程都是出了名的難的。
那些在大一的時候就已經出現掛科現象的學生,無一例外,到了開始加修物理學課程的大二學年之後,學業全都面臨著紅色警戒。
即便是那些在大一的時候學得比較好的學生,到了大二也開始感覺到了壓力,感覺到了吃力。
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心思去想什麼聚餐的事情,除了極個別的破灌子破摔的人外,其他的學生,每個人都恨不得把所有時間全部用到學習上。
陳羽身邊的幾個朋友,也出現了成績的滑坡。
一個是林清雅,一個是吳勇飛。
兩人大二上學期的成績出來,成績都並不是很理想,吳勇飛的排名首次掉到了班上十名以外,林清雅的排名更是排到了班上三十多名。
不過讓兩人慶幸的是,兩人的平均分都還保持在75分以上,吳勇飛的平均分更是維持了80分以上。
對於兩人成績的下滑,陳羽並不意外,吳勇飛的學習天賦並不是很高,大一的時候,功課還不多,再加上班上其他的一些學生還沒有反應過來,沒有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和節奏,所以吳勇飛才能夠憑藉著勤奮和努力,衝到前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