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杯的決賽時間在一個星期之後。
位置則是大夏科技大學。
這也是一直以來的習慣,或者說規矩,上一屆的獎盃在哪兒,決賽就在哪兒舉辦。
對於這次高校社杯的決賽,陳羽並沒有特別去做什麼準備,但萬嘉琪和李昌兩人都很激動,兩人都是摩拳擦掌,擺出了一副要把獎盃捧回來的架勢,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非常拼命的惡補各種決賽相關的知識,查閱各種關於高校社杯決賽的資料,把過去十年的決賽資料都給整理了出來。
不僅如此,還根據決賽資料,對今年可能的各種題型進行了種種預測,對於可能性比較大的題型,進行了相關知識的補充。
對於萬嘉琪和李昌兩人的行為,陳羽不認為有什麼太大的效果,這種比賽,題目的範圍是非常廣的,想要去進行猜測,其實是很難的事情,就像是這次數學建模大賽,大家都猜是什麼航空航天之類的題,結果呢?今年偏偏就出了一個大家都沒有想到過的晶片的題。
所以,說白了,這種比賽,主要比的還是平時的學習和積累。
想靠臨時抱佛腳去獲勝是很難的。
但是陳羽也沒有去阻止和反對萬嘉琪和李昌的做法,甚至兩人叫他閱讀的一些文獻,他也全都進行了認真的閱讀,畢竟有一句話叫臨陣磨槍,不亮也光,進行一些準備,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眼下比較熱的幾個領域的問題,晶片,電池,發動機等。
陳羽覺得,決賽或許還會出現這幾個領域的題,因為這幾個領域都是當前國家最重視的。
所以,陳羽每天都會抽一點點時間,查閱一下這些方面的論文和資料。
不過陳羽大多數的時間,還是放在了股市上面。
隨著他的演算法的不斷的改進,他現在的投資成功率比之前更高了,每天的盈利也漸漸變得穩定了起來,但陳羽還是每天都會進行復盤,每天都會嘗試一些模型的分析和計算,嘗試尋找到更加精準而有效的演算法。
可惜的是他的電腦不夠給力,每天能夠完成的計算實在太有限,目前並沒有太大的進展。
幾天下來,陳羽更加堅定了要買一臺超級電腦的想法。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只要等到第一個一百萬的任務完成之後,他馬上便從中撤出一部分資金來進行購買電腦。
時間,在陳羽無比忙碌的過程中過去。
轉眼之間,距離決賽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這一天,陳羽正在對一隻股票的資料進行分析的時候,他的電話響了起來。
“馬老師,你好。”
陳羽看清來電顯示之後,趕緊拿起手機,接通電話。
“哼,你這小子,心中還有我這個馬老師嗎?”
馬新武哼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