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就叫外賣,困了就在洗手間用冷水洗一下臉,實在扛不住了,就趴在桌上,或者在床上睡兩三個小時。
可以說,這是陳羽過得最辛苦的三天。
當初參加UPC物理競賽的時候,都沒有這麼辛苦,因為當時大多數的分析的事情,都是方傑和趙子風兩人做的,而且那個題目也並沒有數學建模的題目這麼難。
不過辛苦的付出,還是有收穫的。
三人第一次配合,便成功的完成了a題的建模過程,而且按李昌的說法,這個建模的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
在看到完美的建模過程,以及那篇看起來很舒服的論文的時候,三人的內心都還是非常開心的。
陳羽和萬嘉琪兩人不知道這個水平到底怎麼樣,但是他們都覺得,他們做的這個,絕對不會比去年的那些獲獎的作品差。
對於兩個第一次真正完整的參與建模的人來說,兩人的收穫遠遠不止這心理上的幸福和滿足。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中學習到的東西。
特別是陳羽,還是第一次真正作為主力去參與這樣的過程,他感覺自己的收穫無比巨大,他甚至感覺自己像是開啟了一扇大門,他開始明白了應該怎麼去應用他所學到的數學知識。
上大學以來,他一直在學習,學習了很多很多數學知識,把各科目的知識都掌握得很紮實,但是對於怎麼應用這些知識,他卻一直都沒有過太深刻的感受,到目前為止,他除了在UPC那次用數學知識做了一個統計和分析模型,把一個最大的可能性算出來之外,大多數時間,他都只是在用數學解題,像中學生學習數學一樣。
但這次建模,讓他感覺開啟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做完a題之後,三人簡單的休整了一天,各自回去好好的補了一下覺,然後三人繼續幹第二題。
做這一題的時候,大家的速度明顯的快了很多。
也不像第一題的時候那麼狼狽了。
在這個時候,陳羽也終於開始展現出了他的數學功底帶來的好處。
不論是各種積分計算,還是各種統計分析,陳羽的效率都是讓李昌和萬嘉琪兩人感到了驚歎。
小書亭
僅僅兩天多一點的時間,三人成功完成了第二道題的建模。
休整了一下之後,三人又一股作氣拿下了第三題的建模。
第三題比第二題完成得還要更快,短短兩天時間就搞定了。
原因自然是因為陳羽的發力。
陳羽的數學能力太強了,那些海量的資料處理過程,到了陳羽這裡,好像都變得微不足道了一般,處理資料的速度,讓李昌和萬嘉琪兩人都目前瞪口呆。
連續搞定三道題,三人自然少不了要慶祝一番。
原本李昌是想要去校外的酒樓慶祝的,但是在陳羽的建議之下,改到了學校的食堂,而且就在附近的東區二食堂。
陳羽不是捨不得錢,而是想要珍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