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內容的學習不僅比想象的輕鬆,也比想象的更加有趣。
在學習完了最基礎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這兩門經濟和金融專業的基礎課之後,陳羽就完全喜歡上了這些課程,被這些課程中所講的那些原理和理論給吸引住了。
他發現那些經濟學家們真的非常了不起。
他們竟然能夠想到那樣一個個的模型來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複雜的經濟現象。
小到個人的衣食住行的每一個消費和行為,大到國家的每一個決策,社會出現的每一個複雜的現象,如經濟危機之類的,那些經濟學家們都能夠找到模型和理論對這些情況進行分析,最後得出一個合理的決論。
本質上,經濟學其實也是數學的一種。
它的一些模型的建立,其實就是數學的建模!
在學完了幾門課之後,陳羽心中生出了一絲感悟。
明白了經濟學本質上也是數學的一種之後,陳羽學起來就更加如魚得水,更加高效了。
前面學習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時候,陳羽差不多是兩天半學完一門課,但是到後面學習會計學,學習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與政策,世界銀行學之類的金融基礎課的時候,他的學習效率已經達到了差不多一天半就學完一門課了。
這樣的學習效率對於一般人來說是絕對不可能的,即便是有很聰明的學生,能夠完全理解透一門課,也肯定會有很多知識點和概念會忘記,但陳羽的記憶力非常好,他理解明白的那些概念也好,那些模型也好,基本是完全不會忘記的。
如果陳羽的學習速度和效率傳到水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或金融學院的話,絕對會讓那兩個學院中的無數精英學生們崩潰掉,而那兩個學院中的老師們則絕對會瘋狂起來,他們會想盡辦法來找陳羽,想盡辦法把陳羽弄到他們學院去學習。
不過對於經濟學和金融學方面的學習的講度,陳羽沒有告訴任何人。
甚至除了厲鵬之外,都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在學習經濟學和金融學的課程,包括秦一桐和吳勇飛他們兩個最親密的舍友都不知道,因為他學習金融學相關課程的時間幾乎都是在下午,而下午他都是在他的那個小辦公室裡的。
兩個星期之後,陳羽已經完成了幾乎所有必須的基礎科的學習。
在完成了這些基礎的學習之後,他終於對於股票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包括股票是怎麼產生的,它的功能是怎麼樣的,現代的股票市場又大概是什麼樣的。
股票本質上是一種投資。
購買股票,本質上是對一家公司的投資。
只是股票本身的有價證券的性質,以及可以交易的特性,又讓股票成為了一個專門的市場,也就是股市,大家在股市當中自由買賣股票這種有價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