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超級學霸系統> 第二卷 大學篇 第217章 對潘益辰的鼓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大學篇 第217章 對潘益辰的鼓勵 (1 / 2)

馬新武看著潘益辰的神色,哪裡看不出來潘益辰的想法。

他的心中不由得暗自搖了搖頭。

要是別的學科的話,天賦確實是沒有那麼重要的,它只是成功的其中一項因素,很多天賦一般的人,都可能透過自己的努力逆襲,取得相當的成果,哪怕是最接近數學的物理,天賦都不是決定最後成就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關鍵因素,物理學史上,雖然大多都是從小便天賦非凡的人,但也不乏一些早年天賦並不是很出色,後來透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最終在物理學上取得不朽成績的人。

但是數學不一樣,數學是真的拼天賦的學科啊!

古往今來,古今中外,那些在數學史上閃耀著光芒的名字,高斯,尤拉,牛頓,希爾伯特,費馬,龐加萊……所有這些,無一不是他們那個時代最有天賦的人!

其中不乏像高斯那樣十多歲就已經開始敏銳的發現了某項數學規律,在數學史上寫下光輝一筆的人,更不乏像拉馬努金那樣,生命雖然很短暫,卻在數學史上留下了諸多成果的人。

甚至數學這門學科中,歷來有三十歲之前出成果這個說法。

這是什麼意思呢?

有人對數學史上留名的數學家和他們的數學研究成果進行統計,發現這些數學家們中,除了高斯,尤拉等屈指可數的人能夠自始至終,直至晚年都還能夠產出成果之外,其他的數學家的成果幾乎全都是在三十歲上下完成的,而且這些大部分的數學家們,幾乎都在三十歲以後就再也沒有什麼亮眼的成就了,即便有也是乏善可陳的小成果。

這個現象,用勤奮是解釋不通的。

確實,那些出成果的數學家們都很勤奮,但他們再勤奮,也沒有那些五六十年如一日的數學家們勤奮吧?最少勤奮的量上是比不過的吧?

可是那些勤奮了幾十年的人數學家們卻沒有能夠產出什麼成果,反而那些二十多歲的小年輕人出成果!

就他本人來說,他前面勤奮,但他後面的人生也同樣勤奮啊,那為啥後面就產出不了成果了呢?

所以,最後大家得出結論,數學的研究是一門非常依賴靈感的學科,所謂靈感也就是天賦的一種。

多人在年輕的時候,其實都不承認這個規律,畢竟大多數人都不是第一名,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一輩子不能出大成果的。

馬新武年輕的時候也不願承認這個規律,但是事實越來越證明,這個規律似乎是真的,他年輕的時候的幾個研究成果,還能馬馬虎虎,但最近這幾年,已經越來越沒有什麼靈感,在科研上有重大突破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了,別看他這幾年出論文不少,但都是一些旁枝末節的成果,方向也主要偏向應用了。

所以,以他的經歷,幾乎已經在心裡認定了,潘益辰在數學這一學科的學術前景方面是肯定會比不上陳羽的。

就當下來說,從兩人展現出來的天賦和學習能力看,潘益辰是肯定追不上陳羽的,不要說追上陳羽,甚至還可能被陳羽越甩越遠。

潘益辰若是不能夠認清並接受這一點,一定要去和陳羽比的話,將來內心估計不會好受。

不過他也沒有把這些想法說出來去打擊潘益辰,沒有必要,最近這幾天他覺得對潘益辰的打擊已經夠大的了,得給他一點希望。

而且從某個角度來說,當下這樣的情況,讓潘益辰有一點希望和動力也是好事。

“益辰,你的常微分方程學得怎麼樣了?”

馬新武向潘益辰問道。

“學到第三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