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雯雯年輕的容顏,像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朝氣而又溫潤如玉。她微微一笑,很是傾國傾城,迷倒眾生一樣。她笑面如花,對宋書涵道:“家師一直在惦記雯雯,雯雯心中溫暖得很,為了這把劍家師還千里迢迢,來到四川省,真是用苦良心。使得雯雯感動流淚。雯雯從小在雞冠洞長大,得到家師的悉心照料,方才成長為人。家師教導有方,雯雯犯了錯誤,也循循善誘,孜孜不倦得教育雯雯,才有今天通情達理的雯雯。家師您教導我們,物有節制,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不貫,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故厚德者位尊,祿重者寵榮,所以總一海內而整齊萬民也!”
別看宋雯雯年齡尚小,但是她對孔子的儒學和道學深有慧根。宋雯雯七歲之際,已經能夠熟讀《論語》,她不管是在自己的房間中,還是院子中的鞦韆上,還是雞冠洞的山峰之巔,她都嘴中不斷背誦《論語》。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去樂何?”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當背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時候,宋雯雯會聯想到她的父母。宋雯雯是孤兒,她從小被父母拋棄,是宋書涵將她抱養到雞冠洞。於是,宋雯雯在雞冠洞中學習,玩耍,練武,時間不知不覺都已經過去十六年了。她雞冠洞中,見過不同顏色的鐘乳石,見過雞冠洞山巔的花花草草,有香樟,有櫻花,有桂花,有棗樹。
宋書涵身為雞冠洞洞主,對十二徒弟甚是管理嚴格,對於教育更是不能怠慢。不僅教她們四書五經,還教授琴棋書畫,所以十二個女子,各個知情達理,循規蹈矩。
宋雯雯記得自己學習《大學》文章,她深刻被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所震撼,她總感覺一個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多麼重要!對於《中庸》,它是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論著。
大廳中的人,有人離開,然後有人進來。
深夜,夜更深,是三更。
大廳安靜,一片漆黑!
每個人都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中名樓的房間很多,可以容納很多人。
盧賽玉轉了一圈也回到自己的房間。過了五個時辰,她透過窗戶,看到外面的大廳已經熄燈。接著,聽到紛紛的踏步聲。客人進到自己的房間,開始休息。
伏虎大師雙手抱拳,對宋書涵告別,道:“在下喜歡獨來獨往,過瀟灑人生。現在你取得碧水劍,我就要走了!”
宋書涵問道:“不在中名樓休息一夜?”
“哈哈哈”
伏虎大師爽朗一笑,道:“妹子是知道我這個人的,不喜歡爭強好勝,不喜歡多管閒事,更加不喜歡把自己弄到是是非非的事情中。當然,我是不想參與到江湖中的打打殺殺中,也不喜歡看見一些亂七八糟的壞事兒。”
“好好!”
宋書涵道:“哥哥要走,在下就不留了。在下十二徒弟還在這兒休息!也要照顧她們!哥哥一路平安!”
之前的打鬥,盧賽玉是看在眼裡。她現在躺在床上,還意猶未盡得想起來。只見她房間中的蠟燭,瞬間熄滅,一隻短刀,哐噹一聲,插入到牆壁上。
盧賽玉還沒有回過魂兒,只感覺自己身體被某人的手指點了穴道,她直瞪著大眼睛,滿眼怒氣。因為屋內黑漆漆,他被一雙手抱起,從開啟的窗戶,飛掠而過!她的眼睛瞪的越來越大,憤怒越來越嚴重!
她心中暗想:是誰?要把我帶到什麼地方?不可能是孟欣然,她也是被關在中名樓的。難道是豐子波和豐子鳳他們?不應該是他們,他們可以光明正大地把自己帶走,不需要幹這種事情。究竟是誰?我現在在大街上,頭頂的星空點點,還有較高屋頂的屋簷。我能夠聽到獵獵作響的門店旗幟的晃動聲兒。他輕功應該很了得,因為不到片刻,我就聽不見街店木質門晃動聲,而是樹葉沙沙的聲音!眼眸的上方是樹葉和枝椏,這是在樹林裡。有鳥的棲息呼吸聲。還有他腳踩樹幹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