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瀾能夠登上他們天朝上國的黑榜第一,對於這個年輕人的資訊,古族叛軍中幾乎有能力抹殺李星瀾的存在,都會上點心!
黑榜第一的報酬,太豐厚了!
不過,比起獨立擊殺李星瀾得到報酬這點,這名古族叛軍頭目還是願意從大局出發。
惡人島周圍海域,畢竟不是他們古族叛軍的地盤,在這裡他們到底是屬於過江龍,要顧忌的勢力不少,他很擔心,李星瀾這麼有恃無恐的出現在這裡的重要原因,就是和惡人島的一些勢力密謀談妥了一些事情。
大黎皇朝還是很有分量的,別的不說,若是大黎皇朝皇室願意下一令詔安昭書,只要東洲海域上的這些勢力肯點頭,恐怕連東洲六國都不敢多說一個‘不’字,因為六國盟軍新敗,李星瀾和大黎的將士,死守皇城和亂箭焚城的事情,早已經成了東洲六國的夢魘。
而他們古族叛軍,到底還是陰溝裡的老鼠,見不得光的,他們本身的實力雖然並不弱,但是在天北的仇家同樣多如牛毛,除了大黎李家,連聖地和仙宮乃至於一些隱世家族,都和他們有著很深的新仇舊恨。
到底是曾經宰治了天北數十萬年的皇朝餘孽,期間得罪的勢力怎麼會少呢,坐擁天下的時候倒不覺得,但是一旦失勢,這些仇家痛打落水狗的速度可一個比一個快!
強盛事情的天朝上國,甚至一度蔑視天北的那些聖地仙宮和隱世家族,這一點上,他們就完全和大黎皇朝比不了。
當然,大黎皇朝皇室因為嫡系血脈的緣故,實際上也飄不起來。
李星瀾是大黎皇朝的二皇子,大黎人皇皇城隕落後,李星瀾居功甚偉,在大黎軍民之中,呼聲甚至一度壓過了如今的大黎新人皇遺皇李淳。
是的,李淳登基後,自號‘遺皇’,以此來表明自己必將繼承大黎歷代人皇的遺志。
有意思的是,李淳登基後,親自下詔書,冊封了早已不在天北的李安為‘平皇’,也不知道他這個‘平’字的意思是李安平定濮王之亂立了大功,還是他李淳以後願意和李安公平競爭的意思。
不過,單單是‘平皇’後面的皇字,就表明了李淳對於李安的重視程度,皇,正常情況一一個朝代只會有一位,當然太上皇這種自然是做不得數的,那些屬於頤養天年的‘退休人員’了。
李淳這位遺皇,親自冊封不再天北的李安為平皇,的確需要大魄力,而且他這一紙詔書起得的效果也非常之好。
李安原先的十多萬淮王大軍,悉數俯首稱臣,被李淳遣返回了李安的封地,從這個角度來講,李淳很聰明。
因為李安的離奇失蹤,並非是所有人都知道內幕,而其中的一些東西,李淳也清楚不可能昭告天下,畢竟李星瀾和那兩個神秘強者有約定在先。
在李淳登基的初期,淮王封地可是有不少的坊間傳聞說,是太子李淳軟禁了淮王李安,李安在封地和大黎南境邊關一代威望屬實不小,李星瀾主動退出皇位之爭,讓南境軍民遺憾的同時,他們的第二人選,同樣是‘土生土長’的淮王李安。
但隨著李淳的一紙詔書冊封李安為‘平皇’,南淮十餘萬大軍被遣返,南境軍民也就慢慢的息旗偃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