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王三石剛剛腦海中第一時刻冒出的念頭。
想要在網上進行支付,那都是有一個門檻的,需要相關部門發放牌照。
早年間,支付牌照還挺好申請,第一批第二批都發放了十幾二十個。
只不過後來隨著監管的收緊,網上支付這一塊牌照的發放越來越嚴格。
近幾年甚至都沒有發放一張。
很多在後來才涉足網路支付領域的網際網路巨頭,像梅團、千度等等,當初想要推出自己的支付功能或金融類APP,都得去收購對應擁有牌照的公司,轉而間接的去持有網路支付牌照。
動輒就是幾千萬的價格,其高昂的收購價向世人表述了支付領域的門檻已經越來越高。
而且是用一張少一張,因為拿到支付牌照後,除非是經營不下去了,要不然一般都不會賣出去。
基於此,對於實王品牌沒有推出支付這一點,王三石並不感到意外。
連一些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都沒有,一直深耕實體行業的謝氏集團沒有這個並不會令人感到奇怪。
“我也是想著咱們就在支付領域跟他們合作。”頓了頓,王三石談了談自己的想法:
“依梅團的辦事風格,他們肯定不會想到這一步,他們只會去考慮如何把對方壓制住,不讓他們發展起來,以此去確保他們的市場地位。”
“而謝氏集團這次來勢洶洶,一看就是有備而來。”
“我們完全沒必要去參與這個鬥爭。”
“就讓他們兩家在三沙市好好打一打,不過誰勝誰負,最後肯定都得付出不小的代價。”
“而我們呢,肯定不能什麼都不做,我們可以丟擲橄欖枝,並表達出我們的善意,與謝氏集團進行合作,幫他們開展線上支付功能,把我們的支付寶接進去。”
“權當做一筆小投資,如果謝氏集團勝了,那我們支付領域的市場份額肯定會增加,以他們現在的情況來看,使用者黏性很高,支付的頻率應該不低。”
“如果謝氏集團後面敗了,那我們再重新去跟梅團搶一搶三沙市的市場好了。”
“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投入了一波,想必也不會敢跟我們拼太狠,最後大機率就是回到之前的局面。”
“這麼看下來,我們橫豎不虧。”
“而且這也符合我們集團的整體戰略。”
王三石所說的集團戰略,那就是以阿狸為核心,以支付寶為支柱的戰略思想。
這方面,其實從阿狸收購企業的作風就能看出來。
與企鵝投資不同的是,企鵝是投資公司,佔個大股東的位置,然後給被投資的公司大量注入流量,並且不去插手對方的管理,讓他們自行發展。
像梅團、京東、拼夕夕等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最後這些企業一個個都發展的相當不錯,不僅上市了,而且市值不低,都高達幾百億美金市值。
看得出來,雙方之間可以說是相輔相成,雙贏。
而阿狸則是更喜歡全資收購,然後空降高管,進行全面接管。
之後就發生了大家都知道的那一幕,被阿狸收購的企業日漸衰落,別說上市了,能活下來就已經算不錯。
餓了嗎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