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卻不相信一點,疑惑道:“當年的孝武皇帝,真的可以擁有敕令山神的能力?”
為什麼他沒有?
有太史令站出來說:“回稟陛下,這件事,似乎是與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當中含胡而過的一段秘史有關,據說是關於一尊人,但後來為了避免影響朝堂和民心,於是就將那段記載經歷九次編纂之後,刪去了。”
“刪去了?”劉宏好奇:“那到底是什麼秘密?居然會讓號稱‘鐵筆著史’的太史公,也刪去了?”
太史令說道:“據後世的史家推測,大抵是和光武皇帝在位期間推崇的那尊‘姜天尊’有關,但在明帝之後,因天竺佛法進入我中原,道佛兩家,開始互相傾軋,便將那位姜天尊的影響又淡化了。”
劉宏點頭:“這樁秘史朕知道,據說光武皇帝當年之所以能夠以兩萬兵力擊潰篡逆王莽,便是因為得了姜天尊在九天之上的神助,只是,朕一直當這些都是民間神話,沒想到,居然確有其事。”
太史令說道:“天道鬼神之事,向來存在,只是對治國治民,於百害而無一利,乃俠以武犯禁,單單是江湖武林當中的那些自仗其力者,朝廷都管轄不過來,何況更不服王化的山野鬼神,於是,歷代皇帝治國,都是盡力敬鬼神而遠之,方能得求一個治世,否則,百姓只知敬神,而不知敬畏國家法度,那隻會引起更大的分裂和割據。”
“原來如此,良苦用心。”劉宏點了點頭,道:“既然是這樣,那此次華山重落之事,就也如此一般淡化處理吧,不要誇大神化,也不要封鎖,同時,警惕有心人以此做文章。”
就這樣,皇帝給此事定性,天下人也有了一個嚮導。
但架不住武林江湖上的人,對此事的神話程度。
要知道,史家之史書,從來不止有正史,還有野史之說。
昔年,在漢武帝時期,就有一位自稱為碧落生的人,為武林書寫了一部《江湖恩怨錄》,歷代歷朝的江湖當中,也都不乏有這樣的人。
此一家,在諸子百家當中,也有排號,謂之“家”。
在這一代江湖傳承當中,這位負責江湖武林上奇聞軼事,編選成冊的人,名叫做黃承彥。
恰巧華山重落於關中大地的時候。
此人就在長安附近遊玩,因此,不消一日功夫,就追趕著這世間第一異象,來到了華山之上。
黃承彥今年方才二十來歲,生的氣宇軒昂,他見到來到華山之後,當地的百姓,沒有一個敢上山去的,都怕是兩百多年前的事情重演,上了山,結果被帶著飛走了。
因而顫慄恐懼,只有跪拜,而不敢靠近。
黃承彥心中卻是大喜,因為他知道,凡人越沒有敢上去的,上面才多半有一些際遇造化。
作為負責給江湖人編纂奇聞軼事的人,首先他自己自然看過不少奇聞軼事,知道一些華山當年的神奇。
可令黃承彥沒有想到的是。
當他終於登上華山西峰之後,卻驚訝的發現,自己居然不是華山重歸之後第一個登臨上來的人。
卻見,那峰頂赫然有一對結伴而坐的老夫妻,坐在華山上看日出。
黃承彥注意到那對老人也看到了他們,心生好奇,便上前去探問:
“敢問兩位?是人是神?”
他第一念頭,就是覺得這兩位,多半不是人,否則這麼大的年紀,是怎麼爬上來的。
難道是隨著華山一起從天上而降落的神靈?神仙?
心中一動。
不及兩位回答,便先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