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向江仕才家的後輩問起,才知道,他其實患病已經有了很多年,之時一直拖著,在母親去世後,家中已沒有需要他照料的,他才在兩個兒子的陪同下去了醫院,可惜那時,是因為他真正撐不住了。
他自己生著病,依舊不辭辛勞為這個家忙碌著,照顧生病的妻子,贍養年邁的母親,還要關心著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就連江仕祥這樣,時時在他身邊的人,也未曾察覺到他的異樣。
江仕才走後,江仕祥每每想起幼時和他一起玩笑的日子,想起每次路過他家,他總會遠遠兒喊著“二哥”,讓他去屋裡坐坐。
難過之時,不免淚流,這時,小孫女拿著紙巾過來,拉著他的手,一雙眼睛裡純真無邪:“爺爺,你怎麼了?”
江仕才看著未經世事的小孫女,摸了摸她的頭,
“沒事兒,螢螢,快去叫奶奶回來吃飯了。”
螢螢熟練地跑到院子旁的高處,大聲喊著:
“奶奶——奶奶——”
“誒——”
“吃——飯——了——”
他們這一生,在年幼時,送走了祖輩,在壯年時,送走了父輩,在老年時,送走了至親兄弟好友,哪怕這一生無大病,無大災,也還是會遺憾,因為總有牽絆,總有掛念。
江仕祥剛去世時,他看見了日日流淚的妻子,大哭不停的孫女兒,趕來送他兒子女兒,還有兩個孫子。
他們請人算了算,說河對岸的有一片土地好,於是想將老人埋在那裡。
下葬那天,發了洪水,村子裡的人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過了河。
只是,他沒有想到,螢螢也來了。她是瞞著家裡人,偷偷來的。
那時候的螢螢不過七八歲,她想起,從前發洪水,爺爺是揹著她從愛和橋上過去的。只是她不知道,洪水原來這樣急,這樣迅猛......
螢螢不知道被洪水帶到了哪裡,離家太久的魂魄,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江仕祥沿著河岸找啊找,就是找不到,於是,他就在愛和橋邊兒上等,只要螢螢回來,肯定會路過這裡。
他等了好久好久,村子裡的人走了一個又一個,小輩們也慢慢長大,變老,歸於塵土。他不知年月,也不知道村子裡的新面孔叫什麼名字,是哪家的後輩......
突然有一天,他的視線裡出現了一個人,一身黑衣,身材高挺。
他從半明半昧的日光裡走來,乾淨得不染塵埃,讓人覺得他好似不屬於這世間,卻又好似,偏偏屬於這青山。也許,他是同樣生長於這青山的故人,也或許,他是來自遠方的魂靈。
這樣的身形,讓張綰漓想起來一個人,只可惜,在祝靈的時候,若是入靈者不願意,是無法看清楚其他人的面容的。而江仕祥,只想讓她知道故事,不想讓她知道故事裡的人的模樣。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護她,以免她在山中,受到太多魂靈的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