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其餘四個帝王都忍不住望向李世民。
李世民看著臺上扮演自己的演員也是一怔,雖然他思想開明,但現場看見別人扮演自己還是心中別扭。
不過想到姜宛之前提到的話,這後世會修建這麼一個街區是為了紀念他大唐。後人會表演這麼一個節目,想來也是為了紀念他。
想到這,李世民按捺下了心中的別扭,當做眾人的目光完全不存在一般地沉浸式看了起來。
首先是穿著盔甲計程車兵們跳了一段氣勢磅礴的戰舞,顯然是紀念他平定天下,開疆擴土之功。
而後又是穿著臣子服飾的人們跳了一段相對柔和的舞蹈,李世民知道這是在歌頌他的文治。
一場演出下來,李世民可謂是神清氣爽,連帶著看那扮演自己的演員都順眼了許多。
等到演出結束,路人們差不多都散去,他才裝作不在意的說道,“雖然那演員比起真正的帝王來還差了不少,但節目還算講清楚了太宗的功績,既然是演出為博觀眾一笑,也不能要求太高了。”
大家都是帝王,哪裡體會不到李世民現在嘚瑟的心情?
若不是不能洩露他們的身份,此時幾人真想直接對著李世民大開嘲諷。
不過考慮到姜宛還在,幾人終究是沒有說什麼,而是跟著人流去到另一處演出。
因著這第一場演出便是帝王相關,幾人以為這些演出應當大多數也應當是帝王將相,但其餘的演出竟然大多數都是展現大唐當時的市井生活。
諸如胡旋舞,介紹長安文化、習俗,甚至還有一個一個扮演“李白”的男子與遊客們一起對詩!而圍著“李白”的遊客還極其的多,甚至隱隱壓過了之前觀看貞觀之治的人群。
而此時本就算得上興奮的姜宛卻是更加激動了起來,一時間竟然帶著他們直接往人群最前方走去。
“哈哈哈,終於見到詩仙了,不得不說咱詩仙人氣真高,粉絲可真是多啊!不過也正常,我記得之前一次唐朝名人投票,李白可是力壓李世民,武皇等等登不準李白也能登頂呢,唔,當然也可能惜敗始皇。”
“來之前我還特意複習了李白的詩,想著一定要跟詩仙對上一回。”
說著,姜宛便迫不及待地加入了人群開始背起了古詩。
帝王們見到這一幕都有些懵,拜之前的教材所賜,幾人對李白都有所瞭解,知道他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他所作的詩是後世學生必學的。
他們自然也知道文人的重要性,但卻並不認為一個在政治上不受重用的詩人會比帝王更重要,對後世更有影響力。
然而看著眼前數不清的人們齊聲誦讀那一篇篇詩章時,他們心中的想法卻在此刻産生了動搖。
華夏五千年歷史,有過五百多位帝王,但聽姜宛聊歷史時,在後世人那特別出名的帝王又有幾個。
恐怕就連他們自己也不一定有這李白有名。
一瞬間帝王們都在心中浮現出了“文化”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