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他一直頭疼於自己該選擇誰當太子,但卻遲遲沒有決斷。
不過依照天幕所言,想必他最終應該沒有選錯人,不然大唐也不會走向巔峰。
想到這李淵的心安定了幾分,然而天幕接下來的話卻讓他發現原來繼位者並不是他選的。
【然而李淵並不是那個帶領大唐走向盛世的人,次子李世民於武德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弒兄逼父登上帝位。】
【李世民在位期間對內善於納諫,休養生息,開創貞觀之治,對外攻滅東突厥、薛延陀等,開疆拓土,被譽為“天可汗”。】
貞觀初年,李世民激動不已。
他做到了!他證明瞭自己才是那個最適合登上帝位的人!
不過李世民很快淡定了下來,如今他對天幕的風格有了一些瞭解,他有預感天幕肯定要轉個彎狠狠地紮他的心。
而天幕也的確不負他的“期待”。
【太宗是一代聖君,卻也為後世子孫做了不好的榜樣,幾乎每代皇位更疊都伴隨著宮廷政變。】
【公元655年,武則天被高宗立為皇後,參與朝政,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唯一正統女皇帝。】
【公元705年,神龍政變後武則天退位,天下重歸李唐。】
【公元712年,唐玄宗繼位,前期開創開元盛世,但後期怠慢朝政,引發安史之亂,大唐就此由盛轉衰,開啟藩鎮割據的時代。】
李世民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然而還是被震驚了。
女人竟然當了皇帝天下好不容易回到他李家的手中,卻又那麼快由盛轉衰?!
這唐玄宗究竟是他的第幾世孫子,竟能這麼糊塗!
後世子孫也每一個爭氣的,竟然沒出一個劉秀讓他大唐中興!
唐神龍元年,武則天已經頭發花白,直接將手中的茶碗打翻,神龍就是她現在的年號。
她冷笑,朕就知道那些人還是想著恢複李家的天下!可是朕雖然是一介女流之輩,但又哪點做得不如她那兩個不成器的兒子?
天寶年間,李隆基躺在貴妃腿上一邊聽著梨園小曲,一邊看天幕,聞言從貴妃身上坐了起來,大唐怎麼可能從他的手上敗了!
李隆基直接大喊出聲,“這肯定是那天幕汙衊朕!”
楊玉環也是眼皮一跳,她入宮之前也曾見到些人間疾苦,不像李隆基沉浸在太平盛世的幻想之中。而且李隆基若被兵變,她這個所謂的妖妃又能有什麼好?
只是眼下最重要的是安撫暴怒的,她擠出個微笑道,“三郎,說不準這就跟梨園班子一般編出來的戲。”
李隆基在美人的安撫下才緩緩安定了下來,躺下繼續看了下去。
【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奪取帝位,建立北宋。】
【為避免藩鎮割據,宋朝重文抑武,文化經濟快速發展,但也長期受到遼、金侵擾,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即位,建立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