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交們尚且躲不過,他們就能一直躲過這疫病嗎?
如果後世真能有對付這些疫病的辦法那可是再好不過了!
瘟疫對於古代歷朝歷代都是大事,皇帝們對於這些可能威脅到自己性命的疾病也自是避之不及。
因此哪怕如今他們的朝代並沒爆發瘟疫,在聽見“疫情”二字後他們也都認真了起來,一點不敢掉以輕心。
秦,秦國對瘟疫一向重視,已經有了一套完善的防控瘟疫的方法。
發生疫情之時,出秦國的馬車要經過煙燻,同時對感染疫情者,知情人要與其主動斷絕接觸,不要與患者一起居住,吃飯。
嬴政當政後天下也發生過數次疫情,疫情甚至還往往伴隨著大旱等別的災情。
大秦從前的處理方法往往是對六國徵戰,搶來糧食和奴隸,彌補大秦的損失。
只是如今中原已經統一,大秦再也不能用以前的辦法度過危機,只能想盡辦法救災。
嬴政看著天幕上,他很贊同姜宛的話,的確疫病最好就是從一開始就遏制住,再好的醫家也不如自己不生病,只是這小小的一片“布”真的能做到嗎?
不過他雖懷疑“口罩”作用,但是姜宛直播了這麼長時間嬴政對她已經很是信任了,便也沒多糾結,只吩咐左右道,“接下來天幕上的話你們一字不漏的記下來。”
唐貞觀,李世民聽到“疫情”二字,也是有些後怕。
他生平唯一一次戰敗就是因為他感染了瘟疫,重病不起,而後劉文靜不聽他指揮非要出征,導致唐軍大敗。
好在他那時年輕撐了過去,而後敵軍薛舉卻是感染了瘟疫,一命嗚呼,他也順勢帶著唐軍反敗為勝。
況且他曾見過大疫時期天下百姓的悽慘生活,那可真是家家有縞素,戶戶有哭聲。
所以在他登基後便制定了詳細的防控計劃,各州府一旦有疫情便要立刻上報,然後進行隔離控制,同時從長安派遣太醫帶著藥材趕往疫病發生地,讓瘟疫在小範圍內被扼殺住。
如今天幕提到疫情,李世民自是精神為之一震。
當然他也不免疑惑姜宛手上的“布”,但他向來自信還樂觀,只疑惑了一瞬便很快說服了自己,這肯定不是一塊普通的布!
而且依照姜宛的風格,她之後肯定能提供更多防治疫病的方法。
這般想著,李世民當即全神貫注地聽了起來。
然而此時天下正盛行大疫的崇禎卻是沒精打采地坐在龍椅上,目光空洞地望著天幕。
半晌後他露出個苦笑,如今哪怕從天幕那知道防治疫病的辦法又能怎麼樣?
大明如今只剩下一個空殼子,洪水、旱災、蝗災、瘟疫連綿不絕,天下四處百姓起義,關外又有那滿人虎視眈眈,解決一個瘟疫根本拯救不了大明!
天幕出現後,他也曾想要按照天幕所說的拯救大明,然後便發現他的聖旨根本傳不出紫禁城,天下也沒有幾個臣子聽他的了!
就連他好不容易兌換出來的高産糧食,也根本找不到可信賴的人種植,也無法推廣到全國各地!
崇禎開始懷疑,就連這紫禁城裡又有幾個人真正忠臣於自己!
一切都來不及了!崇禎絕望的想,這是天要亡他大明!
可是為什麼呢?明明他登基之後,夙興夜寐,勤政愛民,想要中興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