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 72 章 後宮增加1500字)……
關中到底是他李唐的根基, 李世民很是不甘心,當即發彈幕詢問。
【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主播,難道沒有讓長安繼續當首都的解決之法?特別是大唐該如何避免皇室的糧食都不夠吃!】
姜宛也恰好看見這條彈幕, 頓時無言以對, 她要是知道怎麼辦,西安政府都得請她去當顧問了。
不過她看這扮演“李世民”的網友那般關心西安的發展, 說不準祖上跟西安有點關系, 想要拯救家鄉也實屬正常。
姜宛想了想不確定道, “要不然試試少生孩子多種樹?多種樹至少能夠延緩關中地區水土流失。至於少生孩子嘛當然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主要還是要控制首都圈的人口, 同時抑制豪強兼併土地, 盡可能將良田分到真正種地的百姓手中。”
“不過呢這些舉措只能延緩關中地區的衰退,並不能解決根本。關中地區主要還是生態上限就在那了,當不了一個人口接近上億人口帝國的首都。”
李世民聽著姜宛的回答, 心中難免有些失望。
不過他更知道一代人做一代的事, 能夠延緩衰落便已經實屬不易。他尚且不能保證大唐千秋萬代, 更何況是讓長安一直當華夏的首都呢?
他雖然依舊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控制人口,但是命人種樹以及抑制豪強吞併平民的田地卻是可以做起來了。
別以為他不知道, 大唐雖然建立也不過十餘年, 但是皇親國戚以及開國功臣自恃功高到處圈地的卻已經不少了。
他從前覺得大唐荒地多,顧念他們有功, 只要他們不做得太過分了, 便爭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現在李世民覺得為了防患於未然, 他得從現在就開始想辦法抑制這種現象。
於是之前還有些低氣壓的李世民再次鬥志滿滿地跟貞觀群臣討論了起來。
武周朝,武則天雖然沒有像太宗那般發彈幕詢問,但心中的好奇卻一點不少,畢竟如今的她可謂是深受其害。
她長居洛陽最大的原因自然是想要擺脫李唐舊臣的影響, 但不得不承認長安如今不那麼適應人的居住也是不小的因素。
只是要怎麼辦呢?種樹倒是容易,但讓良田重新回到老百姓的手上……
武則天心中很是清楚,隨著人口上升,大唐的世家貴族經過一代代圈地,如今大唐的均田制早就玩不轉了。
不僅沒有田地的普通老百姓越來越多,甚至連府兵制下該賞給將士的田地都有些不夠了,而這甚至極大的影響了邊疆戰士們計程車氣。
畢竟大部分將士參軍只是為了搏一個前程,又有幾個能做到無私奉獻為大唐呢?
忽然間武則天想起了清理李唐宗室後那些無主的良田,她本想將那些那些田地分給自己信任的大臣,如今頓時改了主意。
她對著一旁的上官婉兒道,“既然天幕都這般說了,那就依照天幕所言,把之前李唐宗室的田産均分給長安附近沒有田地的百姓吧,對了再留一部分給在邊疆的戰士。”
上官婉兒早已經對天幕心服口服,更何況她也不敢忤逆武皇,當即道,“臣這就去辦。”
秦,如今關中地區如今還遠不像唐代環境惡化的那般嚴重,甚至修建宮殿都還能就近取材。
但想到姜宛提到的後世場景,嬴政嘆了口氣道,“這關中到底是大秦的根基所在,朕不能眼睜睜看著關中被毀掉,哪怕是千年之後,以前不知也就罷了,現在知道了還是要為後人負責。這樣吧,以後修建宮殿砍下一棵樹,就在原地種上一棵。”
而其餘朝代的帝王們也是大吃一驚,畢竟大多都城都人口爆炸,或多或少都有糧食不夠的問題。
從前他們只覺得都城附近的良田越來越少,每年能産出的糧食也越來越少,但卻從未往這方面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