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二年,匈奴入侵上谷、漁陽,劫掠百姓兩千餘人。漢武帝自然不能忍,他派李息從代郡出發,衛青則率領大軍用西繞到匈奴軍的後方,攻佔高闕,斬殺匈奴二千三百人,奪取河套地區,並在此建立朔方城,修築防禦工事。此戰之後,長安徹底免於了匈奴騎兵的威脅,建立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線基地。”
“而這之後衛青班師回朝,被封為長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戶。”
漢武帝聽著這些戰果連聲叫好,就在明年,他就能從匈奴手上搶回河套地區了!
不愧是他,不愧是衛青!就這麼解決了匈奴這個心腹大患!
而且這一次他提前從天幕這知道匈奴入侵他大漢的訊息,就可以提早做準備了!
只是激動之餘,他也不由得心下一怔。
等等就這麼就完了?難道不應該仔細描寫下衛青是怎麼克敵,讓他抄作業的嗎?光提結果根本沒法具體操作啊!
這般想著,他當即發彈幕詢問。
【掌上明豬:衛青果真是天縱英才,要是能具體講下戰役的經過,描述下衛青在戰場上的英姿就好了。】
因為是講漢武朝的小說,姜宛自然時刻留意著“掌上明豬”,很快便看到了他的彈幕。
然後她一怔,這要求還挺高!這是磕cp的小說,誰會仔細描寫打仗啊!更何況同人女也不懂啊!
而且她記得就連《史記》上對此的描述也是寥寥幾語,她還曾看過一個後人推測為什麼史書裡的大多數戰役都描寫的很不細致,原因嘛也是史家並不知兵,自然寫不出來。
司馬遷都寫不出來,她又怎麼可能講得出來?
姜宛不禁翻了個白眼,“豬豬陛下,咱這就是賣的愛情小說,怎麼可能有詳細的軍事戰術方面的描寫?你要想要的話應該要去看專門的兵書。”
“不過呢我感覺你應該也很難找到特別細致的描寫的,因為寫《史記》的司馬遷他本人對軍事也是一竅不通,史書上對此記載也只有寥寥幾句。”
天幕下的劉徹一怔,司馬遷?《史記》?
劉徹的記性一向很好,很快便想起來這人應當是太史令司馬談的兒子,看來是子承父業,繼續修史了。
原來史官不懂用兵之法還有這樣的壞處,這可不行!
他要在史書裡向後人展現他親自發掘提拔的大將軍究竟有多麼的英俊威武、運籌帷幄!
劉徹當即傳話道,“派人傳令司馬談,讓他務必教導司馬遷瞭解兵法!”
而正在家被父親壓著讀書,聽見天幕提到他寫成《史記》後正興奮不已的司馬遷,接到劉徹口諭後,滿臉問號,為什麼受傷的是自己,要學的書更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