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定陵挖掘與萬歷
一開始看著這條彈幕, 姜宛只以為這是誰的惡作劇,畢竟她這個直播間全都是愛spay的人。
她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個名稱應該是一個網路鑒寶大v, 當然姜宛不會覺得這個賬號是真號, 她估摸著應該是哪個無聊網友搞的高仿號,不然怎麼可能進她這個與古玩毫無關系的直播間?
姜宛好笑地擺擺手道, “這位網友你就別瞎說了, 這怎麼可能是真的?真的還在博物館裡藏著呢, 你可別真忽悠我以為我什麼都不懂。”
為了證明自己真的還懂點行,姜宛回想了一圈自己從前看過的報道道, “現存明代鳳冠應該有4頂, 分別是孝靖皇後的三龍二鳳冠和十二龍九鳳冠,收藏於故宮博物院和明十三陵博物館,另兩頂則是孝端皇後的九龍九鳳冠和六龍三鳳冠, 兩頂都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這四頂鳳冠都是1958年出土於明定陵。”
“說起定陵, 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 定陵是我國唯一主動發掘的皇陵,同時也是我們考古史沉重的教訓。”
“1955年, 我國著名的明史研究學家, 時任北京副市長的吳晗向□□發出一封報告,為瞭解開明朝歷史上的疑團, 希望能發掘長陵, 長陵即永樂大帝朱棣的皇陵, 也是當時明十三陵中儲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陵墓。最終□□同意了這個請求,然而考古隊找了許久也沒有找到長陵的入口,便決定另找一處小一點的皇陵練練手,當時正好定陵寶城上的城磚有部分塌陷, 出現了裂縫,露出了墓道口,於是乎考古隊便定下了定陵。”
“發掘過程中出土了大量的珍寶,其中就包括這四頂鳳冠。然而因為當時的技術條件和保護意識都不夠,許多價值連城的寶物因為突然接觸到了空氣在大家面前損毀,特別是絲織品、木製品以及書籍等等。比如萬歷的龍袍就因為氧化變黑再也無法修複。而當時周圍的村民也毫無文物保護的意識,甚至將出土的絲綢等物帶回家捆家中籬笆,甚至還將萬歷皇帝的棺木當成取暖的柴火。”
“然而定陵的災難還不僅於此,特殊時期定陵的諸多文物更是被當成牛鬼蛇神批鬥,萬歷皇帝和兩個皇後的屍骨都被毀壞殆盡。”
“所以正因為這個教訓太過慘痛,於是這之後便下令除非是墓葬受到破壞才能夠搶救性挖掘。”
明洪武,朱元璋氣得眼睛都紅了。
什麼他們老朱家的皇陵被人盜了?!真是可惡!什麼考古,冠冕堂皇的話一大堆!其實不就是覬覦他們皇陵裡的寶貝嘛!
當然他最擔心的還是他自己的皇陵,該不會也被那些人挖了吧?
直到聽見姜宛提到後世的政府下令不再主動挖掘皇陵,朱元璋才大鬆了口氣,還好,看來他的陵墓沒有被挖。
明萬歷十五年,時年25歲的朱翊鈞已經命人修建自己的皇陵三年有餘。
他本就身體不好,此時聽見自己死後皇陵的悲慘遭遇差點一口血噴出,他的屍體竟然被挫骨揚灰了!
朱翊鈞突然間想起剛修建定陵時地下發現了水,還發現了一塊巨石,但是大臣們都告訴他這是不詳,讓他重新選址,然而他偏不信邪非要繼續建。
難道那塊地真的風水不好,所以他死後才會得此報應?他要不要現在命人改建?
朱翊鈞思索之時,姜宛接下來的話卻直接讓他陷入絕望。
“不過呢,雖然大家都很可惜那些被挖掘出來的珍寶,但我覺得某種程度上這也算得上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