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舞夜”的狼王
孰優孰劣,一看便知。
看臺上有人高呼著那個烏多則代替的車星的名字,揮舞著那位車星的浮動影像,一些所謂的專家們正對剛才的那一幕品頭論足,對那位車星更是讚歎有加。
這一切正在比賽的車手們都不知道,他們只知道要將所有的心思放在比賽上,因為稍一不注意就會粉身碎骨。
砂岩地帶的賽段已經快跑完,下一個賽段就是七聯湖。
依舊是那輛紅色的飛車第一個扎進湖裡,水下的監控器將湖水之下的比賽情況如實記錄下來,一些媒體在水下也有工作點,將比賽的狀況進行更細緻的分析和報道。
湖水之下,雖然沒有風沙,但阻力浮力還有水壓等因素會影響飛車的行駛,還要避免飛車的供氧系統不受到破壞。
每一個賽段,車手們都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採取不同的應對之法。
“看,水怪!”有小孩指著影響是一個長長的像森蚺一般的東西大叫。
是的,湖裡面不僅有纏人的水草,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在湖裡的生物,如果一不小心被它們纏上,想要擺脫可不是那麼容易的,糟糕的甚至會成為這些水中生物的食物。
不過車手們顯然對於這些已經習慣了,只有極個別的被暗算或者出現了小疏忽遇到麻煩。
烏多則依舊一馬當先,在外面,他可以依靠風來判斷,在水裡,他可以利用水流。七聯湖的湖水並不會處於完全靜止狀態,水中生物和飛車們都會造成不小的動靜,還有湖於湖之間的連線通道,那裡的水流會比較快,這些利用好了都會成為助力。
很多人無法想象那輛紅色飛車裡的車手是如何做到這種程度的,正如他們無法想象開這輛飛車的人其實是一個被驅逐在城市邊緣的只靠一輛老破車來訓練的十七歲男孩。
日復一日的近乎苛刻地訓練,不辜負他本身的天賦,利用所能利用的外力,去創造更多的奇蹟。
評論家們看著時間,以往的記錄中,跑完砂岩地區所有的時間最短是五小時二十一分,而烏多則卻壓根就沒用到五個小時,比記錄保持者少了二十幾分鍾,即便一秒都會讓人瘋狂,更何況是二十幾分鍾?現在所有人都等著他去破第二項紀錄。
而結果也沒有令人失望,他行駛完七聯湖賽段用時比記錄少了十六分鐘。當那個車身從湖水中衝出的那一刻,人們甚至以為這輛紅色的飛車會直接衝向天空,任何外力都無法束縛。
第三個賽段,石林。
石林的風不會比砂岩地帶好多少,也許不會像砂岩地區那麼猛烈,但絕對有不遜於砂岩地區的詭異。無定向的風,甚至可能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直接從石林之間的某處陡然刮過來,影響車的平衡,導致車撞毀或者墜落。
沒有經驗的人不適合阿塞雷拉的比賽,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那樣與找死無異。
紅色的車身與白色的石林對比鮮明。在這最後的賽段,幾乎是這輛紅色飛車的獨自表演,後面的車已經被甩了好遠,在大看臺中心的三個投影上,最佳角度的投影只有這個紅色的身影,像是引領著一個時代的靈魂。
翻轉於石林,似乎找不到平衡感,每一次觀眾們認為他會撞上去的時候,卻在下一秒看到他順利地躲過石柱,車身與石柱的距離也許不過幾厘米,即便是作為旁觀者,人們也感覺異常緊張,很多人額頭都冒出了汗,不是嚇得,是激動的。到後來的時候,很多人都看出,這輛車的車手看似狼狽,實則遊刃有餘。
呼喊聲一浪高過一浪,“疾風”車隊已經開始為那個車星做宣傳,賣紀念品,一個個大影像上全都是那個車星的樣子。
與車星的光鮮耀眼相比,替身更顯得無比的悲哀。
糖球球現在也沒有之前的激昂情緒,她覺得烏多則很可憐。
因為這塞個賽段都在同一緯線上,所以繞行一圈之後,會回到既是又是終點的大看臺。在紅色飛車衝過終點線進入大看臺之內的時候,全場沸騰,起身吼著車星的名字。
飛車進入“疾風”專備的車間,烏多則走下車,將位子讓給已經裝備齊全的那個車星,沒有理會負責人“跑的不錯,給你加薪”的屁話,換下外套,在更衣室穿上便裝,扔下不屬於自己的衣服,走出了賽場。
賽場依舊在持續的升溫當中,老遠都能聽到瘋狂車迷們的吶喊。
長長地呼了一口氣,烏多則抬起頭,往遠處走,不過在看到西林手中揚著的儲蓄卡的時候,烏多則鬱悶的心情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