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剛走到龜駝碑附近,一老者頭戴一個竹編的大帽子,揹著一大揹簍的東西也在往前行。
不出意料的,暮昔之上前接過了老者的揹簍。
“老人家,你是要去哪裡,我幫你拿吧。”暮昔之一手拿劍一手掛上揹簍。
老者的背已經駝了,他抬頭看著這個少年,笑著說:“我去城裡,有勞你了啊年輕人。”
暮昔之將揹簍往肩上一甩,瀟灑極了,“沒事的,我們同路,正好幫您將東西拿進城裡去。”
三人結伴,老者便開始說起自己的事來,“我姓王,我兒子在城裡當捕快呢。
但是這幾日啊他都沒回家,我給他送些東西來,免得需要的時候手邊沒有,麻煩!”
暮昔之一邊走一邊聽著點頭,王老漢繼續說:“這位俠士一看不像是本地人,是來遊玩還是來購置織錦的?
我們寧海縣的織錦可是賣到好遠的石綿國去了呢!”
暮昔之面帶微笑地搖搖頭,道:“我是一名修道者。”
王老漢點點頭,頭上的竹編帽子抖了抖,對暮昔之認真地說:“修道者,我知道啊!往石塘那附近有個四方仙友會。
那裡面好多都是修道者,但是他們口口聲聲說修道,這城裡出事了,他們又都不來幫忙!這修的是哪門子道啊!”
暮昔之露出一個尷尬的表情,問:“城裡出了什麼事啊?”
正巧走到城門口,王老漢對著城門旁的一塊大牌子一指,“你看。
近日裡出了不少怪事,官府出了好多告示,希望有能力之人能幫助官府一同協作除惡,可是揭榜的卻是一個也沒有。”
原來那些往上面貼東西的衙役是希望有人能幫忙,那可真是找對人了,暮昔之是十分願意幫忙的。
王老漢扯了衣襟來擦汗,給暮昔之解釋道:“任何人都可以接官府的任務。
現在修仙的人很多,官府也鼓勵年輕人往外走,去看世界。
一直以來只要有需要都會在這樣的佈告欄張貼告示,只要做好了可以獲得酬勞。
只是那些個修道人要不嫌麻煩,要不嫌錢少,沒幾個真的願意做的。
依著老夫來看啊,幫助有需要的人,也是一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