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一一一章 文華殿議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一一章 文華殿議事 (1 / 3)

和王皇后一起起了床,吃了早飯,朱翊鈞就離開了坤寧宮。

他今天還有大事要做召集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議事。

今天能商量出什麼來,朱翊鈞還真是很好奇。

這一次的議事,朱翊鈞選在了文華殿。

因為這裡是大明皇帝和太子讀書的地方,朱翊鈞想要表達的就是商量和請教,甚至請教更多一些。

在京的三位內閣大學士,只來了兩個人,張四維和申時行。

馬自強來不了,前些天上了拜辭的奏疏,現在正進行到挽留的階段。再有一兩次的話,他就回家了。

他年紀實在是太大,身體也不好,如果再幹下去很可能就會死在任上。

這可不是朱翊鈞想要的。

朝堂上下也都知道馬自強就快走了,當初讓他上來的時候大家就知道佔個位置、給老臣一個名譽,僅此而已。

六部尚書倒是都來了。

吏部尚書王國光,是張居正走之前做的安排。張翰走了以後,張居正不放心別人,就安排了一個自己派系的官員。

王國光坐在這個位置上,時間雖然不長,但效果還不錯。

戶部尚書則是方逢時,也是張居正的人,與王崇古曾經在三邊共過事。王崇古走了以後,接任三邊總督的也是方逢時。

當初推舉方逢時做上三邊總督位置的人就是張居正,方逢時算得上是老牌的張居正一黨了。

禮部尚書是馬自強,不過他一直不做事,正在謀求回家。禮部現在正由侍郎主持。

兵部尚書譚綸,年前快要死了,現在反倒精神了。

刑部上書嚴清,這個人倒不是跟隨張居正的,不過刑部這種地方,能夠在朝中參與的事情實在是有限。

工部尚書李幼滋,張居正的老鄉。

在原本的歷史上李幼滋和張居正的關係非常好,還把女兒嫁給張居正的兒子。

張居正死後被抄家時,張靜修年僅十五歲。李幼滋將其送到應城避難。後來,張靜修與李家小姐完婚,生了個兒子名叫張士彥。

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炌,這個人更是徹徹底底的張居正一黨,為人老成持重,十分低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